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水帘岩》
《游水帘岩》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斸。

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shuǐliányán
sòng / méiyáochén

chūnshānshíwǎngzhēnhuìxuánshānzhú

fēiquányōuyányǎoǎishūcháo

guāngchuíbáilóngránmíngshùhántán

bànshēngzhòuhányīncǎorùnqiū绿

穿chuānténgchūkǒuliúyíngshān

qiǎnrénláifāngbáiyún

翻译
春天我常独自去春山,清除杂草和荆棘。
飞瀑遮蔽了幽深的岩石,早晨的阳光稀疏地照耀着。
阳光如白龙的胡须垂落,泉水在寒冷的潭中发出玉石般的鸣响。
半山腰已感受到白天的寒意,阴暗处的草丛滋润着秋天的翠绿。
藤蔓穿过溪口,水流泡沫萦绕山脚。
不要让官吏来打扰,我正要唱起那白云间的歌曲。
注释
榛秽:杂草和荆棘。
飞泉:瀑布。
杳蔼:幽深且云雾缭绕。
鸣漱:泉水发出的声音像玉石撞击。
昼寒:白天的寒意。
阴草:生长在阴暗处的草。
白云曲:指隐逸或自然之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游水帘岩》,描绘了春天独自游历山水的闲适与宁静。首句“春山时独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时光的享受。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榛秽旋芟斸”展现了山中清新的环境,以及“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泉水、岩石和初升的朝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运用了比喻,将阳光照射在山岩上的景象比作白龙的胡须垂落,泉水声则如玉珠在寒潭中鸣响,富有诗意。诗人感受到“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山的一半被阳光照亮,另一半则显得清凉,阴暗处的草木因湿润而更显生机。

最后两句“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描绘了溪流穿过藤蔓,泡沫环绕山脚的动态画面,充满了生命力。诗人以“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结尾,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无人打扰,可以自由地欣赏这山水之乐,悠然吟唱白云般的闲适之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山林的静谧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星斋远我出山,且盛夸我用世之才以相歆,动其意为我贫也,率赋答之·其二

诸公衮衮天衢上,容我山茨一古愚。

耻学狂生相嫚骂,羞从涸辙乞呴嚅。

佐王经术归农圃,逐世声名厌顾厨。

苦不自知吾岂敢,敢将一掷试微躯。

(0)

斑竹园·其二

靖公忠烈更谁京,可惜荒朝厄运并。

若以苦心原督相,肯将宿忿弃兴平。

板矶空自劳埋血,东坝何缘得背城。

只有西泠都督好,素车白马伴神旌。

(0)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七

清漳降神,有石壁立。疾风迅雷,孤根不慹。

乃有寒铁,与相嘘吸。太古之心,一气足挹。

拔出众芳,妙香熠熠。蔷薇晚卧,对之雨泣。

石丈欣然,晨昏长揖。为惜濂溪,所见未及。

(0)

重访云栖即景杂咏·其二

绿玉参天径几回,石门烟月锁莓苔。

莲池塔院自千古,奚事花幢坐墨胎。

(0)

和容甫·其二

大雅久沦没,巍然见时英。

作述千载上,死灰起芒精。

气吐相感激,长揖如生平。

谁令黄钟节,掩以瓦釜鸣。

相乐反相泣,出涕何纵横。

十千置斗酒,不惜为君倾。

高筵列华烛,美女调繁筝。

挥手不能顾,悦耳非新声。

藉无师涓奏,何以移我情。

(0)

由石门入山道中,口占示梦旦、稚星、拔可

似闻草木发奇芬,沿路峰皆斧劈纹。

瞬息阴晴终作雨,高低松栝偶来云。

响泉坠涧前溪应,危径穿山积绿分。

竹轿飘然空翠里,林峦转处待诸君。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