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时。正愁绝,过却红杏飞。沈吟杏子青时。
追悔负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阑、日日数花期。
花有信,人却无凭,故教芳意迟迟。及至待得融怡。
未攀条拈蕊,已叹春归。
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与月相随。
都将命、拼与酬花,似岘山、落日客犹迷。
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沈醉如泥。
去年时。正愁绝,过却红杏飞。沈吟杏子青时。
追悔负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阑、日日数花期。
花有信,人却无凭,故教芳意迟迟。及至待得融怡。
未攀条拈蕊,已叹春归。
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与月相随。
都将命、拼与酬花,似岘山、落日客犹迷。
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沈醉如泥。
这首宋词《尉迟杯·亳社作惜花》是晁补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开篇“去年时”三句,通过回忆去年对红杏凋零的愁绪,引出对春光不再的惋惜。接着,“沈吟杏子青时”描绘了诗人沉思在青涩杏子的季节,追悔未能及时欣赏花朵的美。
今年春天再次来临,诗人每日守在小阑边,期盼花开的日子,然而“花有信,人却无凭”,感叹人事无常,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永恒。他渴望留住春天,甚至希望春光能与花月同在,表达出对青春和美好的执着追求。
然而,当春天真正到来,还未等到赏花,春天就已离去,诗人深感无奈。“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与月相随”表达了对时光永恒的向往。他愿意倾尽生命去珍惜这短暂的春光,如同岘山落日中的游子,迷失在美景中。
最后,“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沈醉如泥”描绘出诗人放纵情感,不顾一切地沉醉于春色之中,以笑声和拍手来排遣心中的遗憾和失落。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春花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年少羡君,有如琼树,相见何晚。
虎瞰山前,轻船同载,正桂花香满。
封溪一夕,孤篷听浪,又趁朔风遄返。
计行藏、只堪一笑,怕令白鸥惊见。
君如管辂,聪明夐异,能道山翁奇蹇。
绛阙蓬莱,人间天上,翘首仙凡远。
何时访我,竹溪松壑,尽有白云堪玩。
写长怀、且寄南飞秋雁。
全本无亏,真元不妄,从来何少何多。
灵源亘古,天地与同科。
奈染诸缘万境,生情识、招致群魔。
难超越,虚生浪死,苦海任奔波。
聪明求出离,回机一念,决澄无何。
勘元初本有,些子肴讹。
应现头头总是,分明在、依旧山河。
高悬鉴,又还打破,拍手笑呵呵。
雾驾云軿,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
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
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
游戏处、柳树为徒,榴皮作字,聊说行藏如左。
列豹重关,封狐千里,不满楚人哀些。
瓦砾黄金,蓬莱别馆,归去有谁知那。
不须分、天上人间,南北东西皆可。
智不如愚,辩何如讷,大巧又何如拙。
螳黠蝉痴,鹤长凫短,总是一番消歇。
逝者如斯,挠之不浊,止水本来明彻。
君试看、云散天开,见出自家秋月。
谁种得、白雪黄芽,交梨火枣,不怕北风吹裂。
头上簪花,手中拍板,稽首金银宫阙。
见说麻姑,高骑鹏背,载酒过门相谒。
便呼童、拗折松枝,扫取一庭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