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西洲梅已放。几时乘兴同寻访。
稚子携壶翁策杖。徐徐往。青山绿水皆堪赏。
满月当空川晃晃。却呼艇子摇双桨。
几阵浓香新酝酿。波溶漾。宛然身在西湖上。
闻道西洲梅已放。几时乘兴同寻访。
稚子携壶翁策杖。徐徐往。青山绿水皆堪赏。
满月当空川晃晃。却呼艇子摇双桨。
几阵浓香新酝酿。波溶漾。宛然身在西湖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胜已的《渔家傲·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稚子、翁策杖共同去寻找西洲梅花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闻道西洲梅已放。几时乘兴同寻访。"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盛开的了解和对探访自然之美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稚子携壶翁策杖。徐徐往。" 这两句则描写了同行的人物形象,稚子持酒壶,老翁手执拐杖,一起缓缓前行的景象,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青山绿水皆堪赏。满月当空川晃晃。" 这两句通过对周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的一片美丽风景,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赋予的无限魅力。
"却呼艇子摇双桨。几阵浓香新酝酿。波溶漾。" 这些句子则描绘了诗人乘船游湖的情形,以及对梅花芬芳、新酒酿成的享受,通过水波和香气传递出一种生动而愉悦的生活情趣。
最后的"宛然身在西湖上。" 表达了诗人此刻身处西湖之上的快乐心境,以及对周遭美景的全神贯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十八滩,未为险,水清石见无藏掩。
巉岩侧畔人往来,千中无一沈刳剡。
飞花喷雪此亦泷,巴蛇百折奔长江。
我曾维舟滩上下,夜半清彻遗纷庞。
人间险,不在滩,偃月堂前潜浪寒。
覆舟无数人不觉,却怪山高行路难。
我来欲与滩神道,滩若有知滩亦笑。
世人取貌不取心,谁解论心不论貌。
滩貌险,人貌夷,夷中之险真难知。
王莽谦恭下贤士,温州之子恒嬉嬉。
世事不平方有声,滩头流水声泠泠。
想应负此不平意,遂尔向人终日鸣。
十八滩头元不恶,何人过滩心不怍。
醉来击楫为滩歌,惊起船头双白鹤。
春浅寒未退,榾柮煨炉红。
人为夺造化,冷笑轻天工。
野鸟窗外鸣,细草阶前茸。
古柏与修篁,青青未抽丛。
堪舆本无意,物态自不同。
杜门玩周易,理妙阴阳中。
否泰迭往来,剥复何终穷。
漆园更恢廓,一扫万类空。
夷蹠均亡羊,鹏鴳谁纤洪。
招呼刘白堕,徐徐过墙东。
不局斗筲量,满覆三千钟。
酩酊临清流,喜照面上容。
炎凉附抚掌,在在如崆峒。
吹嘘任施为,寄声谢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