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检谁家海药馀,更收离气向房虚。
燃膏池馆参先尽,引沥邻园竹渐疏。
俗吏劳形缘簿领,神巫占祟应诗书。
何人授我真仙诀,也学含光守六居。
谩检谁家海药馀,更收离气向房虚。
燃膏池馆参先尽,引沥邻园竹渐疏。
俗吏劳形缘簿领,神巫占祟应诗书。
何人授我真仙诀,也学含光守六居。
这首诗描绘了药日的场景,通过“海药”、“离气”、“膏”、“竹”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含哲理的氛围。诗人以“俗吏劳形”与“神巫占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最后一句“何人授我真仙诀,也学含光守六居”,则流露出诗人渴望获得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真谛,寻求一种超越物质与世俗束缚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
我齿食所系,食以系我生。
齿脱宁不忧,其系本非轻。
近来渐脱二,脱者尽之萌。
既脱不复留,留者亦难撑。
留如汎虚槎,脱如凿深坑。
编生如相辅,豁一傍须崩。
生食原相资,今作水火争。
妨食生必妨,死理端可明。
完业譬大族,恃子在守成。
其子无锢心,先荡黄金籯。
屋售继失居,田鬻还绝耕。
沟瘠谅在眼,身家同一倾。
触类有攸感,我赋脱齿行。
太师本是椒房亲,窃弄何忧天子嗔。
喜把贰卿酬佞客,怒张一网打宗臣。
台喉给舌不敢劾,桃李无言尽门客。
珠翠夫人杂内嫔,烟花甲第齐宫掖。
转服豪华一梦惊,葡萄零落犬无声。
也知竿首甘心死,得与朝廷谢北兵。
我家去乌目,北鹜仅一饷。
尝游但东麓,拂水渺在望。
众口诧奇胜,翘首作西怅。
兹来不忌雨,晴意晚始放。
力奋兴亦超,履淖老追壮。
一登还一顿,往往手却杖。
转陟历乱石,嵌突踏云浪。
豁崖中通泉,欲堕风倒抗。
飒飒成万沫,仰喷下而上。
著面毛骨寒,远立未敢傍。
直讶功德水,泌沸金刚藏。
老僧瞰泉住,相地风水当。
天设冠兹山,邑人不我诳。
抱衾虽一宿,言拙莫能状。
乃知南山诗,包括自有量。
重来何岁月,此亦还可访。
罂湖南派分两泺,翠阜浸波双朵落。
沙鸥渚鹭雪点镜,杨柳芙蓉锦开幕。
水心有屋驾虚明,柱插玻瓈高借脚。
上留客榻枕秋眠,下许渔舟带烟泊。
不须择胜日移亭,何数倚晴偏快阁。
无地楼台笑语凉,倒天星斗鱼龙跃。
门前万顷不入税,寸金寸土卑城郭。
红阑我儗一临流,但怯须眉老非昨。
十亩方塘甲第前,庐江赣水遥相连。
乾坤佳气孕灵秀,散作五彩涵清涟。
纹成绮縠光如泼,气夺虹霓碧天阔。
岂无老蚌吐明珠,还有神蛟起流沫。
迢迢银汉有通津,云舒霞敛玻璃新。
天然至乃孰雕饰,俯首试问冯夷神。
神云此瑞世无匹,三百年来凡两出。
衣冠畴昔在宣和,先后青云总超轶。
只今兰玉盛昆孙,朱轮皂盖盈高门。
柏台况有埋轮客,分符大藩蒙殊恩。
文明有象信非偶,地灵人杰誇江右。
从兹阀阅倍光华,奕世书香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