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未为险,水清石见无藏掩。
巉岩侧畔人往来,千中无一沈刳剡。
飞花喷雪此亦泷,巴蛇百折奔长江。
我曾维舟滩上下,夜半清彻遗纷庞。
人间险,不在滩,偃月堂前潜浪寒。
覆舟无数人不觉,却怪山高行路难。
我来欲与滩神道,滩若有知滩亦笑。
世人取貌不取心,谁解论心不论貌。
滩貌险,人貌夷,夷中之险真难知。
王莽谦恭下贤士,温州之子恒嬉嬉。
世事不平方有声,滩头流水声泠泠。
想应负此不平意,遂尔向人终日鸣。
十八滩头元不恶,何人过滩心不怍。
醉来击楫为滩歌,惊起船头双白鹤。
十八滩,未为险,水清石见无藏掩。
巉岩侧畔人往来,千中无一沈刳剡。
飞花喷雪此亦泷,巴蛇百折奔长江。
我曾维舟滩上下,夜半清彻遗纷庞。
人间险,不在滩,偃月堂前潜浪寒。
覆舟无数人不觉,却怪山高行路难。
我来欲与滩神道,滩若有知滩亦笑。
世人取貌不取心,谁解论心不论貌。
滩貌险,人貌夷,夷中之险真难知。
王莽谦恭下贤士,温州之子恒嬉嬉。
世事不平方有声,滩头流水声泠泠。
想应负此不平意,遂尔向人终日鸣。
十八滩头元不恶,何人过滩心不怍。
醉来击楫为滩歌,惊起船头双白鹤。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过十八滩》。诗中描绘了过十八滩时的景象和感受,以“滩”为喻,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十八滩,未为险”,诗人先对十八滩的险峻提出质疑,随后通过“水清石见无藏掩”、“飞花喷雪此亦泷”等描绘,展现了十八滩水势湍急、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接着,“巴蛇百折奔长江”一句,以巴蛇比喻水流的曲折蜿蜒,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十八滩的复杂地形。
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此处停舟,夜晚的清澈让人心境宁静,但“人间险,不在滩,偃月堂前潜浪寒”一句,揭示了人生的险恶往往隐藏在表面平静之下,不易察觉。通过“覆舟无数人不觉”这一描述,强调了人生中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我来欲与滩神道,滩若有知滩亦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接下来,“世人取貌不取心,谁解论心不论貌”一句,借滩的险峻与人的外表形成对比,引出对人性的深思:人们往往只关注外在的表象,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和心灵的价值。
“滩貌险,人貌夷,夷中之险真难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看似平静的人内心可能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复杂性和危险。通过引用历史典故“王莽谦恭下贤士”和“温州之子恒嬉嬉”,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生道理相结合,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最后,“世事不平方有声,滩头流水声泠泠”、“想应负此不平意,遂尔向人终日鸣”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和不平之事的感慨,以及这些情绪在自然界的反映。而“十八滩头元不恶,何人过滩心不怍”则以乐观的态度收尾,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气和自信。
整首诗以十八滩为载体,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
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
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
君自举远高飞,知他此去、萍梗何时息。
雅阖幽窗欢笑处,回首翻成陈迹。
小楷缄题,细行针线,一一重收拾。
风花雪月,此生长是思忆。
东风着意,正群芳未放,蟠桃初缀。
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
婺女星躔,金华福地,聊驻千千岁。
恰才八十,百分未及一二。
况是间生英贤,名高日月,未说文昌贵。
今日凝香称寿斝,来岁衮衣当发。
黄贴天香,太白珍膳,押赐传中旨。
戏拈金果,宫娥应是争取。
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
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
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
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
州悬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
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
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
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
文章声价擅南州。
人物更风流。
岂久徒劳州县,看看催上瀛洲。
朱颜绿鬓,画堂标王疑误,宝带垂镠。
睡起八砖影转,归来双烛光浮。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
石帆山下雨空濛。
三扇香新翠箬篷。
蘋叶绿,蓼花红。
回首功名一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