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全文
明 / 庞尚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板筑声寒万姓颦,胡儿先谶解亡秦。

谁知倾国为丞相,不是长城塞外人。

(0)
鉴赏

这首诗《万里长城》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板筑声寒万姓颦”,描绘了古代修筑长城时的场景,寒风中板筑的声音回荡,使得百姓愁眉不展。这里以“板筑声”象征着劳苦与艰辛,而“万姓颦”则形象地表现了人民面对沉重徭役的无奈与哀愁。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也暗示了人民对于统治者政策的不满。

次句“胡儿先谶解亡秦”,借用历史典故,指出秦朝灭亡的预兆。这里的“胡儿”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而“先谶解亡秦”则是说这些异族在秦朝末年就已经预见并参与了其灭亡的过程。这不仅揭示了秦朝灭亡的深层原因,也暗含了对后世统治者的警示:不得民心、滥用民力终将导致政权的崩溃。

后两句“谁知倾国为丞相,不是长城塞外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倾国为丞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丞相李斯,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因过于追求权势和名利,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后一句“不是长城塞外人”则强调了真正的英雄或伟人应当具备的品质——不仅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更应是能够守护国家、维护和平的人。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能担当国家重任之人的呼唤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人物品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咏史诗,更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启示。

作者介绍

庞尚鹏
朝代:明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猜你喜欢

长安春雨

兼风飒飒洒皇洲,能滞轻寒阻胜游。

半夜五侯池馆里,美人惊起为花愁。

(0)

过金山寺

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

经行观礼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0)

酬太常从兄留别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0)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

春水满池新雨霁,香风入户落花馀。

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

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0)

奉和宴小山池赋得溪字应制

年光开碧沼,云色敛青溪。

冻解鱼方戏,风暄鸟欲啼。

岩泉飞野鹤,石镜舞山鸡。

柳发龙鳞出,松新麈尾齐。

九韶从此验,三月定应迷。

(0)

神光寺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

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

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