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
经行观礼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
经行观礼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寺庙的画面,透露出岁月沧桑、静谧幽深的氛围。首句“古貌满堂尘暗色”表明金山寺外观古旧,殿宇被厚重的尘埃覆盖,彰显出一种历史悠久而又略显荒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新华落地鸟繁声”则转换了画面焦点,从静态的建筑转向动态的自然景象。春天到来,花瓣纷飞,落在大地上,而鸟儿在空中鸣叫,声音丰富多彩,这两句诗互相映衬,生动展现了季节更迭与生命力度。
第三句“经行观礼自心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典籍的研读,以及参拜寺庙时内心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阅读和参观,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情感共鸣。
末句“一雨僧人不显名”描写了在一次细雨中,寺中的僧侣们并未以个人身份出现,他们或许躲藏于庙宇之中,或是他们的形影在细雨中变得模糊不清。这样的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寺院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自然美以及生命境界的深刻感悟。
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
群鹿**怪希有。
想嵩阳少室,曾伴松乔,知踏遍、白石苍苔多少。
逸人尘外趣,医凤骖鸾,梦上瀛洲历蓬岛。
蓦见此山中、便对烟霞,喜共约、长为侪友。
为借问、仙翁在何方,愿同往从之,遍窥岩岫。
南浦归帆暮。
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
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
只浩荡、江涛如故。
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
又喜免,乱离苦。
旧时犹记登临处。
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
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
叹桃李、不知春去。
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
招我隐,有佳趣。
绣隐芙蓉褥。
更屏间、双双孔雀,间金盘绿。
鹤别鸾离深闺悄,帐冷梅花夜独。
空梦绕、巫山千矗。
雨意云情,红颜霜鬓,合欢再把鸾胶续。
事谐矣,意方足。
洞房春暖人如玉。
怕的是、鸡声递晓,无情催促。
笑拂菱花相依照,取次画成眉曲。
伊也道、临邛何辱。
吉叶熊罢应入梦,看这番、桂子纷追逐。
为君喜,醉红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