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公昔在云门寺,曾笑陈丘久不归。
草坐麻衣今不见,独来林下钓寒矶。
昼公昔在云门寺,曾笑陈丘久不归。
草坐麻衣今不见,独来林下钓寒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昔日在云门寺时,昼公曾与诗僧慧益相遇,共同笑谈陈丘久未归来之事。如今草坐麻衣皆不复见,诗人独自一人来到林下,坐在寒冷的岩石上钓鱼。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孤寂情怀,也映射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感体验。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含蓄。“昼公”指代某位高僧或隐者,与“陈丘”相呼应,都是指人而不明言。这样的处理手法,为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云门寺”则是他们曾经聚首之所,也象征着一种超然世外的精神空间。
“草坐麻衣今不见”,这里的“草坐麻衣”指的是隐逸生活,或者特定的一种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不同,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孤独境遇的感慨。
“独来林下钓寒矶”,则是诗人目前的处境。这里的“独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林下”和“钓寒矶”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氛围。“钓鱼”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往往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昔日友人的追念和现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孤独与寂寞时那种淡定从容的心境。
驿骑传新报,除书出尚方。
岭南移节近,蓟北望京长。
蜃气浮城橹,霜花拂剑铓。
阃严施画戟,权重握银章。
寇垒逃官责,军功冒战场。
岂能穷窟穴,徒尔费刍粮。
买犊终销盗,留田足破羌。
从来边徼地,筹略在兵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