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斗公家物,规摹取自然。
无时挹香酎,有象挂高天。
绿玉烧为撇,黄金打作船。
何如学嘉量,深注瓦樽前。
酒斗公家物,规摹取自然。
无时挹香酎,有象挂高天。
绿玉烧为撇,黄金打作船。
何如学嘉量,深注瓦樽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同赋李梦符酒斗》。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酒斗公家物,规摹取自然。" 这两句表明诗人所持的酒斗是公子家的珍贵之物,其形制遵循自然,不加雕琢。这里不仅是在描写酒斗,更是通过对比来表达一种艺术观,即追求自然无为的境界。
"无时挹香酎,有象挂高天。" 这两句诗人提到自己随时都会取用美酒,而且有着象征性的意象悬挂在高远的天际。这既描绘了诗人的豪放情怀,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理想。
"绿玉烧为撇,黄金打作船。" 这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限渴望和极致享乐的态度。绿玉与黄金都是珍贵之物,诗人将其烧制成撇(古代酒具)和打造船只,这种夸张手法突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
"何如学嘉量,深注瓦樽前。" 最后两句则是对比中表现出一种自谑与超脱。诗人问自己是否能像古代的贤者那样,能够在简单的陶器(瓦樽)面前也感到满足。这既是在表达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是在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以及他对艺术自然无为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中对于物质享乐与精神宁静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港汊自相见,去来元一风。
无宁敢天怨,亦未决途穷。
白社明朝是,南山几驿中。
君归不能远,我去若为同。
晴烟生野聚,冻雪被山田。
树树梅花下,芊芊麦秀边。
青春今日立,白发此身怜。
更想痴儿女,悲啼忆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