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夜坐观书作》,描绘了诗人久未翻阅书籍,但在静夜中独自面对简陋的油灯,享受阅读的乐趣。他感受到灯光微寒,映照出窗外的影子,雨点急促地敲打着屋檐,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尽管身体疲惫,但诗人沉浸于书中,眼神依然明亮。他以"带经真有道"表达读书带来的内心充实和道德修养,对于那些为求私利而盗窃的行为,诗人以"发冢复何情"表达了鄙夷和不屑。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道德的坚守。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
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馀。
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
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
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