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珠林映远空,银沙细浪影溶溶。
穿门叶散清江朗,入院风光醉兴浓。
梵塔曲盘当落日,栏杆百尺送飞鸿。
长生习傍云岩转,仄径渔樵忽谩逢。
宝地珠林映远空,银沙细浪影溶溶。
穿门叶散清江朗,入院风光醉兴浓。
梵塔曲盘当落日,栏杆百尺送飞鸿。
长生习傍云岩转,仄径渔樵忽谩逢。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首联“宝地珠林映远空,银沙细浪影溶溶”以“宝地”、“珠林”形容金山的珍贵与美丽,远空映衬出金山的高耸,而“银沙细浪影溶溶”则描绘了金山下银白色的沙滩与细浪相互映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颔联“穿门叶散清江朗,入院风光醉兴浓”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穿门”、“入院”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游览者在山中穿行时所见的清江之朗和院内醉人的风光,暗示了游览者的愉悦心情。
颈联“梵塔曲盘当落日,栏杆百尺送飞鸿”将视线转向金山上的梵塔,夕阳下弯曲的塔身与远处飞翔的大雁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体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尾联“长生习傍云岩转,仄径渔樵忽谩逢”则以“长生习”暗喻生命的永恒,与云岩的环绕相呼应,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同时,“仄径渔樵忽谩逢”则以偶遇渔夫樵夫的情景,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小金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
鱼潜深渊水,鸟巢茂林枝。
潜者忘于渊,洋洋纵尾鳍。
巢者忘于林,飞鸣唯所宜。
庄周叹从容,未免惠子疑。
师旷岂知声,缪以占齐师。
彼各有真乐,果孰得而窥。
陋巷颜氏子,箪瓢甘忍饥。
陶潜怕折腰,素琴弦不施。
其乐可闻欤,夫盖默识之。
非丝亦非竹,且复非蛾眉。
譬如执热者,洒然濯凉飔。
又如渴不禁,快饮清江湄。
当其得意时,何以富贵为。
手舞而足蹈,诚不之自知。
自知犹不可,人胡可度思。
君辟真乐斋,我赋真乐诗。
写诗聊寄意,名斋傥在斯。
置之勿复道,焚香诵楚词。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敧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馀香歇。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渊明句法古无有,头上幅巾供漉酒。
李白豪篇惊倒人,举目望天不计斗。
二子风流不可追,公作幽轩为唤回。
长鲸渴兴沉江海,锦囊妙句生风雷。
安得一廛在公侧,时时去作孔融客。
愁肠得酒生和风,也向毫端写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