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陈钧甫郊行》
《次韵陈钧甫郊行》全文
宋 / 邓林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

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

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chénjūnjiāoxíng
sòng / dènglín

huángchénbàichūménqièjiāoxíng

hánlěngyànyánsōnghánshēng

gāoshāntángchóngliúshuǐjìnshíqīng

shíxīnguīyòngshídǐngdàimíng

翻译
黄土覆盖的道路失去了原有的洁净,出门散步在郊外让人感到愉快。
田野中的鞠草在冷风中燃烧,山岩上的松树发出瑟瑟寒声。
高山象征着唐朝的辉煌业绩,清澈的流水回溯到晋代的清明。
捡来的柴火有何用处?只为了点燃石鼎,等待它更加明亮的火焰。
注释
黄尘:黄土。
败素意:破坏了原有的洁净。
郊行:郊外散步。
野鞠:田野中的鞠草。
冷焰:在冷风中燃烧的火焰。
岩松:山岩上的松树。
寒声:瑟瑟寒声。
高山:象征唐朝的高山。
唐业:唐朝的业绩。
流水:清澈的流水。
晋时:晋代。
拾薪:捡拾柴火。
归:归去。
底用:有何用处。
石鼎:石制的鼎。
弥明:更加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秋天郊外散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哲思。

"黄尘败素意"一句,"黄尘"指的是路上的尘土,"素意"则是指纯洁的意境。这里说明诗人出门时,对于外界的喧嚣和污浊感到不满,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渴望。

"野鞠含冷焰"中,"野鞠"即野菊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含冷焰"则是说这些菊花在寒风中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但却带有一丝凉意,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寂寥。

"岩松起寒声"一句,则通过松树在山间轻轻摇曳时发出的声音,渲染出秋天清冷的氛围。这里的"寒声"不仅指物理上的凉意,更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感慨。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引用(唐代与晋代),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明了他对永恒与纯净的追求。

"拾薪归底用"一句,形容的是诗人收集柴火回家以备日后使用。这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的勤俭自持和对未来有所准备的态度。

最后,"石鼎待弥明"则是在说诗人期待着某种启示或真理的揭晓。"石鼎"是一种古代的烹饪器具,这里可能象征着等待智慧和真相的煮沸。

总体而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历史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邓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离别

澹云微月映银河,料得双星别恨多。

莫怪人间增怅望,从知天上也蹉跎。

金针争乞天孙巧,云锦停抛织女梭。

底事盈盈隔秋水,一年只许一经过。

(0)

月轮山

渺渺江枫漠漠台,珠帘绣柱拂云开。

已看十二瑶台近,空说三千铁弩回。

无数烟樯飞鸟外,横空山翠逼人来。

振衣却立重回首,下界坳堂只一杯。

(0)

与谢汝申饮北山周纪山堂石洞老师在焉

千峰但只许平生,方竹才圆拄杖成。

礼到村翁纯傍古,酒同僧饮亦忘形。

溪边鸟共天机语,担上梅挑太极行。

安得可人徐与谢,暮春来共浴沂情。

(0)

雨夜候既庭舟不至邻舟有吹笛而歌者二首·其二

谁家吹笛按吴歌,听罢凄然唤奈何。

此夜青衫知更湿,流河驿畔雨声多。

(0)

流河阻风

客思正无赖,流河日夕风。

柳迷津路合,云散驿楼空。

鼓角心堪折,关山信不同。

平生萧瑟意,半是道途中。

(0)

青县舟中对月怀应韶·其一

潞河依旧向东流,曾共髯郎十里舟。

何处不看今夜月,关山偏解忆洮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