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藻漾银潢。圉圉洋洋。可能鱼我两相忘。
我自乐山鱼乐水,各不相妨。蛮触正嚣张。
跋浪鲸狂。桃源何处是吾乡。
便欲置身图画里,影匿形藏。
荇藻漾银潢。圉圉洋洋。可能鱼我两相忘。
我自乐山鱼乐水,各不相妨。蛮触正嚣张。
跋浪鲸狂。桃源何处是吾乡。
便欲置身图画里,影匿形藏。
这首《浪淘沙·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李炳灵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荇藻漾银潢",以藻荇在水中轻轻摇曳,比喻水面如银河般明亮,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宁静。"圉圉洋洋"则形容水流的悠然自得,鱼儿畅游其中,仿佛与世无争。
诗人通过"可能鱼我两相忘"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鱼儿享受自由,自己也乐于山水之间,两者互不干扰,各自自在。"蛮触正嚣张"暗指世俗纷争,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喧嚣与浮躁。
"跋浪鲸狂"描绘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狂放,像是鲸鱼跃出水面,象征着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桃源何处是吾乡"借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家园的追寻,即一个没有纷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
最后两句"便欲置身图画里,影匿形藏"表达了诗人渴望将自己的身影隐没于这幅宁静的画卷之中,追求心灵的平静和隐逸的生活。整首词以景寓情,寓言深邃,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