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垢纷纷漫扫除,可怜乾死蠹书鱼。
何须更待青藜照,只合斋心读误书。
尘垢纷纷漫扫除,可怜乾死蠹书鱼。
何须更待青藜照,只合斋心读误书。
这首诗《校旧书》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校对古籍的深刻感悟。
首句“尘垢纷纷漫扫除”,描绘了校对古籍时面对的繁杂与困难,尘垢象征着书籍上的污渍或错误,而“漫扫除”则表达了校对工作的艰辛和持续性。诗人以“纷纷”形容尘垢之多,强调了校对工作量的巨大。
次句“可怜乾死蠹书鱼”,将书籍中的错误比喻为“蠹书鱼”,即蛀蚀书籍的虫子,形象地指出了错误的危害。这里“乾死”一词,既表达了对错误的惋惜之情,也暗示了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最终会导致书籍内容的丧失。
后两句“何须更待青藜照,只合斋心读误书”,转而表达了一种对校对工作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人认为,没有必要等待某种外在的光亮(如“青藜照”)来发现错误,而是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专注(“斋心”),主动去发现和修正错误。这里的“误书”不仅指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错误,也暗含了对人生、知识探索中可能出现的误解或偏差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校对古籍这一具体情境,探讨了知识的真伪、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真理的态度,富有哲理意味。
若有人兮思罗浮,骑南鸿兮排高秋。
风萧萧兮木正落,暮雨急兮愁云稠。
君暂停兮夷犹,泥滑滑兮易摧辀。
况孱仆兮瘦马,又敝尽兮貂裘。
问君囊兮几何,止蒯缑兮无多。
弹长铗兮空返,同谁散发兮山阿。
山阿兮寥泬,洞衔星兮岩挂月。
山鬼哭兮萝深,鹧鸪啼兮竹裂。
玄熊绿罴,狞目舔舌。烟结翠沉,径崄人绝。
念幽栖兮骨冷,忽惨别兮肠热。
君山中兮茹薇,手一编兮掩扉。
石潭黑兮龙蛰,高梧老兮凤饥。
意不乐兮强牵衣,伤逋客兮久未归。
临风恍兮悼叹,魂九逝兮先飞。
为我谢兮安期,云车来兮何迟迟。
君行迈兮岁将晏,日复近兮长安远。
时不可兮再少,君毋徒兮偃蹇。
《罗浮歌送韩孟郁南归》【明·邓云霄】若有人兮思罗浮,骑南鸿兮排高秋。风萧萧兮木正落,暮雨急兮愁云稠。君暂停兮夷犹,泥滑滑兮易摧辀。况孱仆兮瘦马,又敝尽兮貂裘。问君囊兮几何,止蒯缑兮无多。弹长铗兮空返,同谁散发兮山阿。山阿兮寥泬,洞衔星兮岩挂月。山鬼哭兮萝深,鹧鸪啼兮竹裂。玄熊绿罴,狞目舔舌。烟结翠沉,径崄人绝。念幽栖兮骨冷,忽惨别兮肠热。君山中兮茹薇,手一编兮掩扉。石潭黑兮龙蛰,高梧老兮凤饥。意不乐兮强牵衣,伤逋客兮久未归。临风恍兮悼叹,魂九逝兮先飞。为我谢兮安期,云车来兮何迟迟。君行迈兮岁将晏,日复近兮长安远。时不可兮再少,君毋徒兮偃蹇。
https://shici.929r.com/shici/lRAeGpBU1.html
边风杀气何萧萧,牧马南来势转骄。
将军夜出弓横弰,鱼丽鹅鹳阵渐交。
不知何人吹芦管,边风乍寂黄云断。
胡兵意气涩不扬,汉卒肝肠凄欲懒。
试听其中幽怨声,咿咿怀土不胜情。
谁能一日离乡国,难舍双亲并弟兄。
凉秋九月霜华重,枕戈应有阳台梦。
塞北胭脂簇似花,关南珠翠团成凤。
封侯拜将本无期,落月归心起远思。
楚歌不救虞姬泣,笳韵宁忘越石悲。
汉卒南还胡自北,疾归两泪犹沾臆。
谁道和番用美人,只须一叶净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