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诗人,可曾似、玉颜鸦色。
休更拟、铜仙铅泪,痛辞宫阙。
七发谁从枚乘后,五噫常在梁鸿侧。
尽天家、倾国重佳人,升平歇。繁华梦,难消灭。
兴废事,何从说。有低头神甫,子规啼血。
消息难凭云际雁,玲珑只见窗前月。
听高歌、换却断肠声,壶敲缺。
寄语诗人,可曾似、玉颜鸦色。
休更拟、铜仙铅泪,痛辞宫阙。
七发谁从枚乘后,五噫常在梁鸿侧。
尽天家、倾国重佳人,升平歇。繁华梦,难消灭。
兴废事,何从说。有低头神甫,子规啼血。
消息难凭云际雁,玲珑只见窗前月。
听高歌、换却断肠声,壶敲缺。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宫廷兴衰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寄语诗人,可曾似、玉颜鸦色",开篇以询问诗人是否曾见过如玉般容貌的女子,暗示了对往昔宫廷中美女的追忆。"休更拟、铜仙铅泪,痛辞宫阙",借铜仙台的典故,描绘了宫女们离别皇宫的悲痛之情。
"七发谁从枚乘后,五噫常在梁鸿侧",通过枚乘和梁鸿的典故,寓言式地表达对才子佳人的怀念,同时也暗含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尽天家、倾国重佳人,升平歇",进一步强调了国家兴盛与美女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今太平盛世的消逝。
下片转向现实,"繁华梦,难消灭",揭示了对过去荣华的怀念,"兴废事,何从说"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无奈。"有低头神甫,子规啼血",运用神甫和杜鹃鸟的意象,寄托哀思和亡国之痛。"消息难凭云际雁,玲珑只见窗前月",借雁传书和月光的意象,传达出音讯渺茫的孤寂。
最后,"听高歌、换却断肠声,壶敲缺",以高歌和酒壶的意象,收束全词,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旧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深深感叹。整体上,胡汉民的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