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敧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馀香歇。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敧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馀香歇。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剡的《满江红·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哀愁与怀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才情。
首句“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以王母娘娘手中仙桃来比喻美好而难以触及的事物,"九重春色"则是对那仙境中的繁华景象的描绘。接下来,“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通过神话故事中的鹿衔花和浪翻鳌阙来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敧侧”则是对美好景象的细腻描写,这里的"眉"、"髻"都是指代女性的装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紧接着,“恨风沙、吹透汉宫衣,馀香歇”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不舍,"汉宫衣"象征着古代皇宫中的华丽服饰,而“馀香歇”则是那美好事物已经逝去,只留下淡淡余香。
接下来,“霓裳散,庭花灭。昭阳燕,应难说”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而"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则是通过神话中铜雀鸟啼血的情景来比喻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
最后,“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通过对边塞琵琶声和夜晚悲凉歌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壶敲缺"则是表现一种无奈与绝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神话传说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无法忘怀往昔的复杂心境。
灵皇夙嗜祗江山,卜宅烟霞缥缈间。
带水净涵青黤黮,画屏中嵌玉孱颜。
耽耽洞府自宫阙,袅袅天风来佩环。
一炷炉烟通肸蚃,愿开晴景遍人间。
诘曲山蹊远世氛,荒寒古寺荐炉熏。
清泉迸石韵寒玉,翠逻倚天施白云。
半藏石经真健妇,一龛古貌现声闻。
迟留恐遇鱼凫叟,岚霭浮空日易曛。
鹤书杳杳上岩云,锦里安车忽暮曛。
二陆久当为世瑞,一夔留与护香芸。
中春涧壑晴如暝,亭午松萝气自薰。
倚槛欲歌招隐赋,客尘痼我不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