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书杳杳上岩云,锦里安车忽暮曛。
二陆久当为世瑞,一夔留与护香芸。
中春涧壑晴如暝,亭午松萝气自薰。
倚槛欲歌招隐赋,客尘痼我不成文。
鹤书杳杳上岩云,锦里安车忽暮曛。
二陆久当为世瑞,一夔留与护香芸。
中春涧壑晴如暝,亭午松萝气自薰。
倚槛欲歌招隐赋,客尘痼我不成文。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程公许与友人一同山行,拜访家德清侍尚书和杨宝学的情景。首句“鹤书杳杳上岩云”以仙鹤传书的典故,暗示了他们行程的高洁与诗意。接着,“锦里安车忽暮曛”描绘了他们在繁华都市后,乘着马车进入傍晚的山间,显得格外宁静。
“二陆久当为世瑞,一夔留与护香芸”借用了二陆(陆机、陆云兄弟)的才名,暗示同行者具有非凡才智,而“一夔留与护香芸”则表达了对书香文化的珍视和守护。接下来,“中春涧壑晴如暝”写出了春天中午时分,山涧明亮如黄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亭午松萝气自薰,倚槛欲歌招隐赋”描绘了诗人倚靠栏杆,想要吟唱招隐诗的场景,然而“客尘痼我不成文”流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感慨,表明尽管身处美景,却因尘世牵绊无法完全沉浸在诗意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意趣,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矛盾感。
相门佳公子,都忘却,贵人骄。
有万石忠动,伯鱼诗礼,才气飘飘。
风流谢家玉树,说妙龄、英誉冠东朝。
桂殿亲承弓砚,豸冠高映金貂。
两台清议耸风标。
睿眷见恩饶。
要宝瑟朱弦,羹梅伊鼎,试手更调。
凤凰池,还浴凤,看羽毛、奕世动云宵。
郑重岁寒贞节,青松千尺难*。
太行晴霁,孤墉高处揖清寒。
云闲万髻千鬟。
底事春风面目,一变玉**。
淡夕阳平远,野鸟飞还。
青云莫攀。
吾高兴、在东山。
偃蹇孤松丘壑,不*春悭。
背阴桃李,正藉得、春光亦强颜。
长剑*、且莫轻弹。
问城南北柳,最好处,胜游乡。
对湖水微茫,瑶翻碧潋,修禊浮觞。
比量今春乐事,忆去年、书剑共游梁。
晓日繁台古寺,春风碧草宫墙。
人生离别是寻常。
两岁喜徜徉。
更金缕新声,佳人锦瑟,踏遍春阳。
多君岁寒心在,似西溪、松柏*苍苍。
记得醉时笑语,梦回枕上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