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带荒溪,小窗语寒灯。
寂历岁云徂,醒眼犹拊膺。
访友得幽伴,无人醉閒僧。
地炉火深红,瓶梅影鬅鬙。
空山带荒溪,小窗语寒灯。
寂历岁云徂,醒眼犹拊膺。
访友得幽伴,无人醉閒僧。
地炉火深红,瓶梅影鬅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韩淲在朋友陪伴下的深夜闲坐情境。
首句“空山带荒溪,小窗语寒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环境的清冷与空旷,空山与荒溪相映成趣,小窗前的寒灯照亮了四周的寂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寂历岁云徂,醒眼犹拊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岁月悄然流逝,诗人虽醒着,心中却难以平静,似乎在反思或感慨时光的无情与内心的孤独。
“访友得幽伴,无人醉閒僧”则转而描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访友而得幽伴,说明了这次相聚的难得和珍贵,同时也暗示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心灵相通。此处的“閒僧”可能是指一位悠闲自在的僧侣,与诗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
最后,“地炉火深红,瓶梅影鬅鬙”描绘了室内的情景。地炉中燃烧的火焰映照出深红色的光芒,温暖而明亮;瓶中的梅花投下斑驳的影子,增添了几分雅致与生机。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与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与朋友相聚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短窗烘日见深明,墙角泥乾路欲成。
槐叶索淘春渐近,菊苗荐茗雪初晴。
寒丛且对天随子,大白谁浮阮步兵。
愿借芳香明老眼,要翻书叶送馀生。
夜光分得千金璧,从来有限未省识。
一从韶濩到两耳,三月遂令忘肉食。
高楼同倚百尺栏,江山满眼方怡颜。
先生官冷不坐局,古寺分床雨中宿。
清谈亹亹不断头,几度寒窗拔残烛。
晚岁升堂来问礼,谁遣黄流入清渭。
金华上天朝紫皇,往事空劳公举似。
明日山中归牧羊,九回日断思公肠。
他年华屋傥遂约,笑语尚闻兰芷香。
青丝络马不须走,一杯且饮姑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