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焚蕙谢自多情,情尽如何感又生。
巨海已看摧劲楫,法门频复坏长城。
六群但执中边议,五部惟争大小乘。
宁似此时荒谬极,辩才高论惜群英。
芝焚蕙谢自多情,情尽如何感又生。
巨海已看摧劲楫,法门频复坏长城。
六群但执中边议,五部惟争大小乘。
宁似此时荒谬极,辩才高论惜群英。
这首诗由明代僧人释今严所作,名为《忆铁机梵音更涉诸子》。诗中以“芝焚蕙谢自多情,情尽如何感又生”开篇,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流转,即使情感消逝,仍能引发新的感动。接下来,“巨海已看摧劲楫,法门频复坏长城”,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在信仰或理念的冲突中,原有的坚固基础(如大海中的船、长城)可能遭受破坏的情景。
“六群但执中边议,五部惟争大小乘”进一步阐述了在宗教或哲学领域内,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与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宁似此时荒谬极,辩才高论惜群英”,诗人感叹于当前的荒谬与混乱,尽管辩才无碍,却未能真正凝聚智慧与英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真理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世间纷扰、信仰冲突以及知识探索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
仙客饵赤箭,其根乃天麻。
延年不复老,飞身混烟霞。
文升蚤得道,山下多灵芽。
世士所购求,金玉如泥沙。
吾昔负羸疾,衰龄畏风邪。
筋骨困连卷,跳偏竟何嗟。
履道知我欲,囊封寄山家。
呼奴为煮食,惜已鬓毛华。
白云孤起飞杳冥,光如片玉轻如冰。
出山归山两何意,行止偶然无滞凝。
故人浮舟数百里,得得访我湘江棱。
二十年间四相遇,童颠疏鬓霜各增。
寒斋笑语极微妙,共以身世均鴳鹏。
瞥然去矣不我告,振锡忽借南风乘。
聊一徘徊驻衡岳,遂能放意穷临登。
崔嵬老骸不知倦,软舆蜡屐勤跻升。
穷岩险谷访秘怪,往往清啸猿鸟惊。
长泉落石响寒玉,故意写在朱丝绳。
仰挥云烟敛羽翼,俯听誉毁真蚊蝇。
书来所说谓如此,而惜携手无友朋。
又云吾庐已堪睡,况彼城市尤足憎。
意若欺我在迁谪,故以胜事用夸矜。
嗟如予者安足道,进退大计两未能。
平生雅志在林壑,误落世纷亲缴矰。
悲吟黄鹄慕越客,谢病高居思茂陵。
羡子徜徉类云鹤,顾我拘窘如韝鹰。
故应题诗遍崖壁,曷若寄我勤缄縢。
山童痴立索书去,写此安足倾愁膺。
《代书寄文莹道人》【宋·刘摰】白云孤起飞杳冥,光如片玉轻如冰。出山归山两何意,行止偶然无滞凝。故人浮舟数百里,得得访我湘江棱。二十年间四相遇,童颠疏鬓霜各增。寒斋笑语极微妙,共以身世均鴳鹏。瞥然去矣不我告,振锡忽借南风乘。聊一徘徊驻衡岳,遂能放意穷临登。崔嵬老骸不知倦,软舆蜡屐勤跻升。穷岩险谷访秘怪,往往清啸猿鸟惊。长泉落石响寒玉,故意写在朱丝绳。仰挥云烟敛羽翼,俯听誉毁真蚊蝇。书来所说谓如此,而惜携手无友朋。又云吾庐已堪睡,况彼城市尤足憎。意若欺我在迁谪,故以胜事用夸矜。嗟如予者安足道,进退大计两未能。平生雅志在林壑,误落世纷亲缴矰。悲吟黄鹄慕越客,谢病高居思茂陵。羡子徜徉类云鹤,顾我拘窘如韝鹰。故应题诗遍崖壁,曷若寄我勤缄縢。山童痴立索书去,写此安足倾愁膺。
https://shici.929r.com/shici/GZapSe6.html
马当天下险,崔嵬大江边。
翠碧倚千丈,峭立万仞渊。
其背领群岫,其麓汇飞漩。
郁葱岩间桂,穷冬华叶鲜。
岂无神仙人,缥缈居其巅。
猿猱肆健捷,攀跻到云烟。
扬帆过其下,瞥若飞鸟然。
仰观动精魄,但见揫青天。
吾生愧仁智,而于山水便。
终日叩舷坐,无暇窥尘编。
有嗜固为累,触险不自怜。
麻姑王蔡迹已往,望仙亭在孤峰上。
朝见五云飞,暮见五云归。
云飞云归自今古,仙来仙去谁可知。
勿望仙,望仙目眩徒茫然。
白石可煮谁能言,不爱插翼冲青天。
玉池且酌太和酒,一醉寿同天地久。
陶陶与物任浮沉,肯顾霞衣云组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