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城词》
《筑城词》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古风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

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

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0)
注释
筑城处:筑造城墙的地方。
杵:木杵,用于夯土。
重重:一层又一层。
锥:测量工具,表示土质坚硬。
军吏:军官。
执鞭:手持鞭子指挥。
深碛:荒漠。
短衣:简陋的衣服。
力尽:力气耗尽。
杵声:木杵敲击的声音。
门户:家庭的守护者。
城下土:指死亡,成为泥土。
翻译
在筑城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人一起挥动着木杵。
泥土层层夯实,连锥子都难以穿透,军官们挥舞鞭子催促他们加快速度。
他们来时,已在荒漠中度过了一整年,穿着短衣,口渴难耐,没有水源。
尽管精疲力竭,但他们仍不能停止击打木杵,杵声不断,直到人们一个个倒下。
每家每户养育儿子,本是为了守护家园,如今却成了城墙下的尘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筑城现场,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军事施工的紧迫气氛。开篇“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直接投入到忙碌的工地景象,展示了集体劳作的情景,"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则透露出施工过程中的艰难和紧迫感。"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表达了工人们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辛苦,以及生活的艰难。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这两句传递出了一种生存压力和生命危机,不仅是劳作的艰辛,更隐含着如果施工不力、效率低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两句“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男性劳动力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如何转化为国家建设的资源。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鲜明的画面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展现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在国家工程中的角色。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合江夜宴归马上作

零露中宵湿绿苔,江郊纵饮亦荒哉。

引杯快似黄河泻,落笔声如白雨来。

纤指醉听筝柱促,长檠时看烛花摧。

头颅自揣应虚死,马上长歌寄此哀。

(0)

鹧鸪天·其三

指点斋尊特地开。风帆莫引酒船回。

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

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

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0)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

阮籍啸台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0)

自觉二首·其一

还将短鬓受秋风,倏忽炎凉事不同。

青史合居人品上,白云肯到市声中。

蕙肴兰藉何须饱,芰制荷衣未觉穷。

驷马高车足忧患,五湖归作钓鱼翁。

(0)

寄张元夫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