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无月》
《元夕无月》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昔春宵乐未央,管弦十里咽平康。

莺花不识新正朔,风月还存旧草堂。

满地烽烟连雨雪,几家灯火照流亡。

却怜羯鼓多羌部,高髻军中斗晚妆。

(0)
鉴赏

这首《元夕无月》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之夜,没有明月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映射。

首句“忆昔春宵乐未央”以回忆的方式开启,仿佛在追忆往昔元宵佳节的欢乐时光,那是一个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团圆之乐的时刻。然而,“管弦十里咽平康”一句转折,描述了今日的冷清与落寞,昔日繁华的平康里如今只剩下管弦声的低沉回响,暗示着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失落。

“莺花不识新正朔,风月还存旧草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莺歌燕舞、繁花似锦的自然景象似乎对时间的流转毫无察觉,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更替;而风月依旧,但它们所依附的“旧草堂”已经物是人非,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满地烽烟连雨雪,几家灯火照流亡。”这两句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苦难。烽火连天,雨雪交加,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灾难的降临;而“几家灯火照流亡”,则描绘了在如此背景下,仍有家庭在艰难中维持生计,展现出人性的坚韧与希望。

最后,“却怜羯鼓多羌部,高髻军中斗晚妆。”这一句以独特的视角,将战场上的士兵与民间的女子并置,形成鲜明对比。羯鼓和羌部,代表的是战争与冲突;而“高髻军中斗晚妆”,则是对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仍不忘追求生活情趣的描写,体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无月之夜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与人民的坚韧。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的渴望,以及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游茅山·其一

绛节云中下列真,山椒宫阙斗嶙岣。

烟霞半杂龙池气,芝术深连柳谷春。

天上投壶多玉女,殿前持盖总才人。

十年曾奉金门诏,不种桃花学避秦。

(0)

送舍甥黄公绍之山阴文学

入越游吴不惮劳,莫言湖海少绨袍。

长途岂坠青云价,下里宁知白雪操。

桂浦别来乡梦断,梅梁经过海云高。

春风坐遍诸生日,綵笔先传曲水涛。

(0)

送王开府之郧阳

数马才名接建章,先声已自慑戎羌。

军中白羽无勍敌,坐上朱衣总后行。

大国山川连楚望,帝乡风土近南阳。

含毫莫漫誇田猎,手酌璇杓遍八荒。

(0)

送纪记室旭仁捧笺还岭南

击筑时能过我曹,五陵词赋况称豪。

东朝两度骖鸾至,南国三年寄雁劳。

客路秋风催缉芰,帝城佳节近传糕。

烽烟一望连铜柱,心折寒江白鹭涛。

(0)

张司理羽王将之雷阳携酒见过招姚元白苏子川吴化卿欧桢伯黄定甫同集

桂水飘零作赋才,祇今东阁为谁开。

宦情肯厌莲花府,离思难禁竹叶杯。

青玉共看燎火近,紫关犹阻捷书来。

清歌恋赏俱词客,江海能无远梦回。

(0)

万寿节和吴舍人约卿·其二

铜龙初辟曙云开,彩仗分行剑写来。

日月旂常辉象魏,金银楼殿驾蓬莱。

风前鳷鹊翻珠缀,云际仙人捧玉杯。

鱼藻正欢周室颂,柏梁休数汉庭才。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