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一》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波定后得西归,乌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0)
翻译
风波平息后我才能返回故乡,喜鹊的叫声在街头巷尾都能听见。
还未成熟的黄粱稻谷惊醒了美梦,看着彼此的白发,深知世事艰难。
即便冬天的猪肩肉仍有深沉的滋味,养蚕的器具也该在市场交易的好时机出现。
乡亲们为了敬您留下腊酒,无需再吟唱《式微》这样的忧患之诗。
注释
风波:指社会动荡或困难时期。
乌鹊:古人常以乌鹊报喜,象征吉祥。
豚肩:猪肩肉,冬季食物,代表丰盛。
蚕器:养蚕工具,暗示农事活动。
腊酒:农历十二月酿制的酒,用于庆祝和祭祀。
式微:《诗经》中的篇名,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一)》。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在风波平息后得以回归故乡的喜悦,以及对邻里间温馨的回应。"乌鹊喧呼里巷知"描绘了乡亲们得知消息后的热闹场景,反映出诗人与乡人的深厚情谊。

"未熟黄粱惊破梦"暗指生活中的挫折和理想幻灭,但诗人并未沉浸于失落,而是坦然面对现实。"相看白发信乘危"表达了岁月流转,人已老去,但仍需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季节更迭和农事活动,寓含着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诗人以"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作结,表达了对父老乡亲的热情款待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需过多忧虑,只需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乡愁情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寄伊阳宰韩承议偈·其一

老爱依山人事稀,虎驯庵畔怪来迟。

寥寥石室尘埃满,不知何日是归期。

(0)

寄芸叟·其三

年过半百合归去,谨杜衡门深退藏。

衰白前途有多少,使君子细更商量。

(0)

两头纤纤·其一

两头纤纤新月眉,半白半黑对客棋。

腷腷膊膊拊翼鸡,磊磊落落饤坐梨。

(0)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其五

幽偏得自怡,种竹交加翠。

雨露之所濡,成长容何易。

叶密鸣蝉稠,啅雀争枝坠。

客思回林坰,萧疏外声利。

(0)

秋晚怀晦之

宿鸟窥檐日渐昏,徘徊顾视少埃氛。

高槐结阵鸣秋雨,叠嶂争豪出暝云。

愁病巑岏谁省我,笑谈磊落独怜君。

遥思静坐西窗下,只与何人治典坟。

(0)

清夜

夜久景逾清,行吟到小亭。

梨花带明月,银汉淡疏星。

渡水渔歌远,巡山鬼火青。

此时尘虑息,豁若醉初醒。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