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爱依山人事稀,虎驯庵畔怪来迟。
寥寥石室尘埃满,不知何日是归期。
老爱依山人事稀,虎驯庵畔怪来迟。
寥寥石室尘埃满,不知何日是归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中景象。诗人以“老爱依山人事稀”开篇,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特征——山中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虎驯庵畔怪来迟”一句,通过“虎驯”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山中环境的特殊与和谐,同时“来迟”的修饰语则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寥寥石室尘埃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时间的流逝,石室内的尘埃堆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过往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最后一句“不知何日是归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这种情感在宁静的山林背景中显得尤为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探寻,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剑江云,犀浦雨,长日药炉近。
侍疾维摩,灯背峭寒忍。
夜阑细检刀圭,偷祈瓦卦,都不是、等闲情分。
蜀鹃恨。颠倒瓶钵依然,人先散花陨。
瞥眼荣枯,天意杳难问。
那回准拟相如,茂陵遗草,待访取、远山眉晕。
断桥衰柳荒寒外,来寻旧家池馆。
粉堞欹苔,文窗锁荔,寂寞无人寻玩。
芙蓉开遍,看影写银塘,香支珊槛。
凝立西风,重提往事更断肠。
当年花底高会,有锦袍银烛,翠裙罗扇。
绿野琴樽,乌衣门第,都是此花曾见。
如今谁管,任冷月疏烟,做伊秋怨。
独客青衫,落红和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