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镜侧。那见卷衣人立。撩眼乱红春一色。
争教莺语涩。道是上清沦谪。谁问青鸾消息。
帽底霜丝空自惜。玉箫难再得。
妆镜侧。那见卷衣人立。撩眼乱红春一色。
争教莺语涩。道是上清沦谪。谁问青鸾消息。
帽底霜丝空自惜。玉箫难再得。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名为《谒金门》。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闺阁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妆镜侧。那见卷衣人立。” 开篇以女子在妆镜前的场景起笔,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等待。镜中的女子或许正期待着某人的到来,但“卷衣人立”却并未出现,留下的是无尽的寂寞与期盼。
“撩眼乱红春一色。” 春天的花朵纷繁绽放,色彩斑斓,映入女子的眼帘,却也勾起了她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里的“乱红”不仅指花朵的杂乱,更暗含了时光的匆匆与易逝。
“争教莺语涩。” 莺鸟的啼鸣本应轻快悦耳,但在女子听来却变得滞涩,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她内心情感的投射。莺语的涩意,象征着她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道是上清沦谪。谁问青鸾消息。” “上清”是中国古代道教中的一个概念,这里借指女子心中的理想世界或某种超脱现实的追求。“沦谪”意味着被贬谪或失落,女子感叹自己如同被流放的仙人,无人问津。而“青鸾”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或仙界的使者,此处表达了女子对于爱情或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帽底霜丝空自惜。” 帽底的霜丝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女子虽感伤于自己的老去,却只能默默自怜,无力改变。这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我反省。
“玉箫难再得。” 玉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常与高雅、美好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女子感叹曾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如爱情、青春)已难以找回,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面对时光流逝、爱情消逝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无奈。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古春年年在,闲绿摇暖云。
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
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
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
弱蕙不胜露,山秀愁空春。
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
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
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
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
团鬓分蛛巢,秾眉笼小唇。
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
深帏金鸭冷,奁镜幽凤尘。
踏雾乘风归,撼玉山上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