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栖贤桥》
《栖贤桥》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五言律诗

爱尔栖贤地,虹桥驾碧漪。

洞传唐李勃,碑刻宋淳熙。

落日闲丹壑,长风怯葛衣。

欲穷庐阜顶,五老会相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栖贤桥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首句“爱尔栖贤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栖贤之地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爱”字充满了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接着,“虹桥驾碧漪”一句,生动描绘了栖贤桥横跨碧波之上的景象,虹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诗人的心与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之间的情感桥梁。

“洞传唐李勃,碑刻宋淳熙”两句,将栖贤桥的历史背景融入其中,通过引用唐代李勃和宋代淳熙年间的事迹,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对栖贤桥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栖贤桥的独特魅力。

“落日闲丹壑,长风怯葛衣”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山色如丹,微风吹拂,葛衣轻摆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这里的“闲”字,既指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悠闲与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欲穷庐阜顶,五老会相期”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更高境界的渴望,同时也预示着与五老(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的相遇,象征着精神上的追求与超越。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栖贤桥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题耕图二十三首·其七第七图

一年农事在春深,无限田家望岁心。

最爱清和天气好,绿畴千顷露秧针。

(0)

锦堂春二首·其二

庭院雀行悄悄,栏干树影重重。

狸奴睡足花枝午,闲扑柳丝风。

细数枝头青子,趁人扇底飞虫。

嫩罗新试轻衫影,傍著小榴红。

(0)

鸲鹆

微微初日转花梢,流丽声随雨露高。

见说群飞不踰济,鲁经何事纪来巢。

(0)

送易州牧赵山公之官

美人为政美人乡,手抱瑶琴到五羊。

一路清风归易水,万方霖雨出天潢。

箕裘奕世图麟阁,节钺专潘并雁行。

王谢风流真不忝,隔桥吟咏笑相将。

(0)

白发

白发何妨早,神仙不驻颜。

无忧惟紫菊,有道是青山。

亲老难为客,家贫易掩关。

玉琴持贳酒,馀得半床閒。

(0)

采薪二首·其一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慄。

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

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

晚归阴壑底,抱瓮还自汲。

薪水良独劳,不愧吾食力。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