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上东门,回回起念思。
今日不作乐,何复待来兹。
君家有清酒,席上有琴鸣。
良遇心所欢,可用解愁情。
舍下无斗粟,囊中无半钱。
不肯学龙蛇自委蛇,何不去而海上从彼辟谷仙。
骑当飞兔马,佩当步光剑。
男儿堕地雄奇必有为,何能坐愁唧唧悲此寒与贱。
步出上东门,回回起念思。
今日不作乐,何复待来兹。
君家有清酒,席上有琴鸣。
良遇心所欢,可用解愁情。
舍下无斗粟,囊中无半钱。
不肯学龙蛇自委蛇,何不去而海上从彼辟谷仙。
骑当飞兔马,佩当步光剑。
男儿堕地雄奇必有为,何能坐愁唧唧悲此寒与贱。
这首诗《步出上东门行》是明代诗人胡直的作品,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步出上东门,回回起念思”,诗人走出上东门,心中思绪万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内心的探索之旅。接着,“今日不作乐,何复待来兹”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不满,认为不应虚度时光,应该及时行乐。
“君家有清酒,席上有琴鸣”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美好聚会场景,清酒佳肴,琴声悠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然而,“良遇心所欢,可用解愁情”之后,诗人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些美好的事物虽能暂时缓解内心的忧愁,但真正的快乐和解脱似乎难以寻得。
“舍下无斗粟,囊中无半钱”揭示了诗人生活困顿的现状,物质的匮乏使得他无法实现心中的愿望。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提出了两种选择:“不肯学龙蛇自委蛇,何不去而海上从彼辟谷仙。”他不愿像世俗之人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渴望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比如去海上寻找修道成仙的机会。
最后,“骑当飞兔马,佩当步光剑”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拥有能够自由驰骋的骏马和象征力量与智慧的宝剑。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更是对精神自由和力量的渴望。“男儿堕地雄奇必有为,何能坐愁唧唧悲此寒与贱”则强调了作为男子汉的责任与使命,不应沉溺于哀愁之中,而应积极进取,改变自己的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对自由、力量和价值的追求。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
相思懒相访,应是各年衰。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
经难人空老,逢春雁自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
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
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
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
行逢楚汉正相持,辞家上马从君起。
岁岁年年事征战,侍君帷幕损红颜。
不惜罗衣沾马汗,不辞红粉著刀环。
相期相许定关中,鸣銮鸣佩入秦宫。
谁误四面楚歌起,果知五星汉道雄。
天时人事有兴灭,智穷计屈心摧折。
泽中马力先战疲,帐下蛾眉□□□。
君王是日无神彩,贱妾此时容貌改。
拔山意气都已无,渡江面目今何在。
终天隔地与君辞,恨似流波无息时。
使妾本来不相识,岂见中途怀苦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