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
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
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
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
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竹帛何处所,搔首熊鱼间。
白云要闲友,尚苦儿女牵。
丈夫合勇决,顾计羞面颜。
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
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
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
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
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竹帛何处所,搔首熊鱼间。
白云要闲友,尚苦儿女牵。
丈夫合勇决,顾计羞面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的《过许由冢》,通过对古代贤人许由的敬仰和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牵累的感慨。许由是商朝末年的隐士,以不食周粟和洗耳拒听天子之命而闻名,象征着清高自守的人格。
首句“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借稷契之志,强调许由坚守原则的决心。接着,“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直接描绘许由的典故,表达他对权势的鄙视。诗人感叹:“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许由的高尚情操历经千年仍令人神往。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描绘了许由墓地的荒凉与名声的永恒,暗示其人格永垂不朽。“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则是诗人自谦,感叹自己命运坎坷,人生艰辛。他虽身处困境,但仍向往许由的生活态度:“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表示自己虽生活简朴,但内心坚韧。
“朝行箕山麓,暮挹颖水源”表达了诗人对许由精神的亲近和学习,即使身处尘世,也力求保持清白。最后两句“竹帛何处所,搔首熊鱼间”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在仕途挫折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许由的典故,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道德取向。
寒窗送曙鸡一鸣,寻山蓐食天初晴。
水口溪穷为停棹,步携东坦仍添丁。
虎头岩高山色好,竹舆遥睇眼为青。
花濑濛濛胜紫气,微花拂衽闻芳馨。
岌峨悬臼与天接,脚力欲趁飞猱轻。
此邦佳处遍寻陟,夫差所顾独未经。
兹游野服穿不借,自胜五马仍双旌。
忆昔贞元守修贡,木瓜堂庑辉山扃。
两邦歌舞竞姝丽,谷雨不许遨头醒。
只今金沙杂榛莽,空照华发垂星星。
近涧喧豗泉㶁㶁,远峰娇腻云英英。
山僧意勤苞紫笋,倾盖一笑无平生。
息黥补劓有甘寝,梦觉起作游山行。
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
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
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
斯由岂不遂,上蔡曾弗如。
倚伏无已时,循环共一涂。
贤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车。
嗟我晚闻道,一官真蘧庐。
得之不为喜,失之分所无。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
萧然百忧释,梦觉两于于。
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
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
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
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
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
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
非贤幸脱龙蛇岁,上圣应怜虮虱臣。
忆与政和同度岭,朝来已点四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