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爱閒居,好山环屋青。
拄颊坐来久,冉冉白云生。
山中有三秀,谁为采其荣。
散我腰脚顽,使我神观清。
我亦爱閒居,好山环屋青。
拄颊坐来久,冉冉白云生。
山中有三秀,谁为采其荣。
散我腰脚顽,使我神观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我亦爱閒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接着,“好山环屋青”一句,以青山环绕居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美的生活环境。
“拄颊坐来久,冉冉白云生”两句,通过长时间倚靠在山石上观赏白云缓缓升起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山中有三秀,谁为采其荣”一句,借山中之景,引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里的“三秀”可能象征着人生的三种美好,但具体指什么则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进行解读。
“散我腰脚顽,使我神观清”则是对闲居生活的直接感受,通过散步活动,不仅使身体得到放松,更让心灵得到了净化,达到了精神上的清明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昨夜园林,才听雨钩帘,满眼晴色。
浓霭旋消,淡风微飏,软絮柔丝轻织。乍翻暖翼。
傍檐新燕低无力。遍徙倚,池上画阑,云影乱澄碧。
谩道逝水飞尘,相将九十诏光,谁解分得。
况千金、清宵一刻。
花香月色两相宜,客里倦怀时自适。
几许吟啸,才情更付游人,醉边芳草,旧时南陌。
九州连一壤,三岛不殊乡。
云作长安路,洲通弱水航。
星河摇宝剑,日月焕文章。
翠苑天葩丽,珠林蕊叶凉。
绣楹金蝘蜓,吹榭玉琅珰。
广乐飞蝴蝶,霓裳下凤凰。
八珍行月殿,万寿进霞觞。
景气吞今古,荣光接混茫。
仰聆天语近,俯视地维荒。
探手资玄运,扪心见赤藏。
才非鹦鹉匹,群逐鹭鸳行。
讵复论汾上,长专蜕骨香。
渑池之境最多虎,道路行人共愁苦。
狂风吼怒振尘沙,落日惊魂惨烟雨。
王侯承诏来作丞,民有创痍手摩抚。
下车走谒城隍神,亲写文移对神语。
为言幽显虽有分,我与尔神均守土。
猛虎今兹实害人,责不在予还在汝。
早遣恶类离境中,尔神无愧为民主。
精诚一念既感孚,阴逐潜驱固其所。
驿使邮夫中夜驰,耕农贾客凌晨聚。
前时出户即畏涂,今日连村皆按堵。
童谣籍籍相谓言,孰使吾人乐居处。
我侯之德与神通,故令孽沴成销沮。
岂不见古来循吏美迹多,虎有渡江及渡河。
渑池之事同不磨,王侯王侯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