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
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
我惭老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
此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
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
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
我惭老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
此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开篇“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写出了诗人长时间隐居山中,享受着自然赋予的一切。"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我惭老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随波逐流的社会生活感到羞愧,而渴望能够归隐田园,过上一份简单自然的生活。最后“我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吟唱诗歌,在风中传递着自己的心声,不需要言语就能与同道中人交流。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内心的宁静,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筑室依崖,春风送、一帘山色。
沙岛外,渔樵而已,别无闲客。
醉后和友眠犊背,醒来瀹茗寻泉脉。
把心情、分付陇头云,溪边石。身未老,头先白。
人不见,山空碧。约钓竿共把,自惭钩直。
相蜀吞吴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
漫长歌、歌罢悄无言,看青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