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十五侄见寄》
《和十五侄见寄》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

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

我惭老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

此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zhíjiàn
sòng / fèi

cǎogāojīngchūnbèishēncángshàngzhēn

méngāndànfángzhuóqīngxīn

cántóngliúniànguīláizuòrén

hòuxūnchíchóuchàngyīnfēngjiànpín

翻译
我在简陋的草庐中度过多个春天,身披粗布衣藏着珍贵的书籍。
我早已选择闭门独处,甘于清贫,不妨时而创作诗句以求清新脱俗。
我惭愧自己年迈,与世俗同化,每日期盼回归田园生活,成为隐士。
今后我们不再频繁地吹奏乐器相互应和,但请不要因为风声而停止寄诗给我。
注释
草庐:简陋的草屋。
被褐:身披粗布衣。
席上珍:珍贵的书籍。
甘澹泊:甘于清贫。
琢句:创作诗句。
清新:清新脱俗。
老去:年迈。
同流俗:与世俗同化。
作野人:回归田园生活,成为隐士。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
酬唱:相互应和。
因风:借着风声。
见寄:寄诗给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开篇“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写出了诗人长时间隐居山中,享受着自然赋予的一切。"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我惭老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随波逐流的社会生活感到羞愧,而渴望能够归隐田园,过上一份简单自然的生活。最后“我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吟唱诗歌,在风中传递着自己的心声,不需要言语就能与同道中人交流。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内心的宁静,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夏日雨中题谔师房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0)

题浣川·其一

五十知非雪鬓鲜,尚将疏褊谪尘缘。

近来万境心如洗,笑改斜川作浣川。

(0)

城南五题·其四朱亥墓

閒登朱亥游侠墓,却望梁王歌吹台。

台上墓边芳草绿,游人心事立徘徊。

(0)

满江红

筑室依崖,春风送、一帘山色。

沙岛外,渔樵而已,别无闲客。

醉后和友眠犊背,醒来瀹茗寻泉脉。

把心情、分付陇头云,溪边石。身未老,头先白。

人不见,山空碧。约钓竿共把,自惭钩直。

相蜀吞吴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

漫长歌、歌罢悄无言,看青壁。

(0)

游洞霄宫·其二

万木森秋晃碧宫,灵霞栖断憬晨钟。

道人志矣黄庭界,心眼惊旧天柱峰。

(0)

寄云水禅师

千峰耸寒翠,古刹凌秋云。

高人敛幽迹,世事何由闻。

禅石抱苍藓,祖衣含净氛。

有时溪上步,自与鸟猿群。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