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这首宋朝诗人魏野的《夏日雨中题谔师房》描绘了夏日降雨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闲适心境。首句“夏雨下如绳”,以比喻手法形容雨势细密连绵,如同丝线般悬挂,形象生动。接下来,“虚廊减郁蒸”则写出雨滴洒在空旷的走廊上,降低了闷热的暑气,带来一丝凉意。
诗人通过“溅琴移榻避”和“添砚就檐承”两个动作,展现了他如何巧妙地利用这场雨,一边移动琴榻避开雨点,一边接雨水来润湿笔砚,准备写作。这样的细节流露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创作的热爱。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两句,诗人表达了与农夫一同分享雨中的喜悦,以及静静地聆听雨声与僧侣共度的宁静时光,体现了他的田园情怀和对禅意的追求。
最后,“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揭示了诗人沉浸在创作中的专注,尽管有改诗的冲动,但因雨声和心境的悠闲,他选择了暂时停下,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雨中的生活情趣和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诗意。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欢悰挽不来,愁思推不去。
达人方寸地,固自有乐处。
得非山林欤,或用诗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觉少佳趣。
人言颜子乐,瓢饮映蔬茹。
何曾梦见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与天游,于物初不寓。
携持小斋名,扁榜随所住。
要知真乐事,未省离跬步。
我亦欲睎颜,从君尚能屡。
岂弟更三郡,题评冠一乡。
绳愆御史疏,补阙谏臣章。
直叹牙弦绝,明嗟魏鉴亡。
皇情应震悼,追贲盛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