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他以沈明远教授用苏东坡(苏轼)的仇池石韵为灵感,创作了一首描绘英石的诗。诗中,诗人首先赞美了南方的一条名为“丝溪”的河流,溪水碧绿,石头形状奇特,仿佛能容纳一个人的想象。然而,接下来笔锋一转,指出名声有时会带来祸患,人们为了争夺这些美丽的石头甚至不惜背弃道义。诗人批评现实中的人们对珍奇之物的贪婪,暗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
诗人提到当地的官员占据着这些美景,却未能妥善保护,让山峰失去了原有的宁静。接着,诗人提到沈明远教授对英石的欣赏,他运用东坡的韵律技巧,巧妙地表达对石头的喜爱,但同时也担忧过度追求可能导致变化无常。诗人认为,真正的雅士如沈教授,能与山水结下深厚的情感共鸣,这比那些轻浮之人更胜一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以及对人性贪婪的批判,同时也赞扬了沈教授的品味和修养。
庭下寒螀泣枯草,堂前孤儿一夜老。
天涯涕泪馀残生,怨慕夫人归去早。
夫人自是女中师,大家之诫深能晓。
闺门一一无少愆,舅姑妯娌足欢然。
既受皇恩封紫诰,犹勤纺绩供纮綖。
痛□尚书不偕老,足迹懒越堂阶前。
诸孤食禄居京国,只寄音书时戒饬。
精忠大孝是家风,勿逐时流少差忒。
诸孤梦里想遗言,乳鸟惊啼霜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