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彦鲁?字号卷余擢为开封第三用彦鲁韵》
《彦鲁?字号卷余擢为开封第三用彦鲁韵》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寂寂醒醒谁得知,万重故纸压须弥。

不缘饶舌丰干道,拾得山间底小儿。

(0)
翻译
寂静中醒来又有谁知,重重古籍如山压着须弥
如果不是因为多嘴传播佛法,谁能捡到山中小孩的遗物
注释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醒醒:形容从沉睡或昏迷中苏醒。
故纸:泛指古代的书籍。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宇宙中心。
饶舌:多嘴,爱说话。
丰干道:可能指佛教中的某个禅师或者佛法传播者。
拾得:捡到,拾取。
山间底:山中的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彦鲁?字号卷余擢为开封第三用彦鲁韵》。诗中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寂寂醒醒谁得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中独自醒悟,无人理解的境况,透露出一种寂寞和无奈。"万重故纸压须弥"运用夸张手法,比喻自己被繁重的学问或事务所包围,如同须弥山般沉重。"不缘饶舌丰干道"暗示自己并非为了炫耀或博取名声,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丰干道"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之路。最后两句"拾得山间底小儿"则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谦虚态度,仿佛自己只是在山野间偶然发现的小孩,对知识的探索充满好奇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孤独探索中保持谦逊的心态,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杂题四首·其三

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

若教激劝由真宰,亦奖青松径寸心。

(0)

光启丁未别山

草堂琴画已判烧,犹托邻僧护燕巢。

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0)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綵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执圭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而我诚愚者,夫君岂病诸。

探题多决胜,馔玉每分馀。

荣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

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榆荚钱难比,杨花雪不如。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0)

送菊潭王明府

组绶掩衰颜,辉光里第间。

晚凉经灞水,清昼入商山。

行境逢花发,弹琴见鹤还。

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

(0)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

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

(0)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十四客谢井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

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