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橘》
《庭橘》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0)
注释
明发:清晨。
万木:众多树木。
阴森:繁茂且略带阴凉。
凝霜:结冰的霜。
庭橘:庭院中的橘子。
悬金:像挂着金色。
女伴:女子同伴。
碍叶深:被茂密的叶子阻挡。
怜共蒂:怜爱它们共享一蒂。
骨刺:比喻枝干硬朗。
红罗被:红色的丝织衣物。
翠羽簪:绿色羽毛装饰的发簪。
玉盘:珍贵的盘子。
幽林:深林。
翻译
清晨起来欣赏万物,万木显得多么繁茂阴森。
寒霜覆盖水面,庭院橘子犹如挂着黄金。
女伴们争先恐后地采摘,却被繁密的叶子遮挡视线。
它们共生一蒂,相互展示,让人感到心有戚戚。
骨刺般的枝干上覆盖着红色的罗衣,香气粘连着翠绿的羽饰。
把它们捧入玉盘,其美远胜过深林中的孤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园中赏橘的画面,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情味的和谐统一。诗人以“明发览群物”开篇,展示了一个阳光明媚、万物可见的场景,但接着“万木何阴森”却透露出一种对深秋树林中尚存阴霾的描绘,这种对比强调了橘子在这环境中的独特美丽。紧接着,“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则以精致的笔法勾勒出橘子的鲜明与珍贵,仿佛是天然的金色果实。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一句,不仅描绘了人们对庭中橘子热切的采摘情景,还通过“女伴”的出现,为诗境增添了一抹温馨与生动。这里的“争”字也传达出一种急迫和喜悦的情感,彰显了人在美好自然面前的欢愉心态。

接下来的“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则深化了上一句的情感表达,通过橘子共生于同一枝头的形象,传递出一种生命共鸣与情感交融的诗意。这种对自然物象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文关怀。

最后两句“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则是对橘子采摘后的享用场景的描绘。“骨刺红罗被”可能指的是橘皮的红色和质地的坚硬,而“香黏翠羽簪”则形容了橘子的芬芳与果实之间的粘连关系,通过对比鲜明的形象突显了橘子的美好。最后,“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则是将采摘到的橘子摆放在精致的玉盘中,这不仅展示了人们对美食的珍视,也强调了这种享受发生在幽静的林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主观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美学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其七

生不能弯弓骑大马,含毫伸纸徒然者。

千钧之重悬以丝,低头淟涊聊复为。

下有管乐上伯夷,高人嗤我今何之。

呜呼七歌兮歌声阕,男儿盖棺是非决。

(0)

建昌河上二首·其一

十月辞西山,苍茫日东走。

迟迟闽越路,东风变杨柳。

扁舟乱河曲,旅泊成搔首。

无衣知春寒,独宿知夜久。

茕茕远行子,才知慕父母。

(0)

舟归

他乡淹滞客,廿载未言还。

一夕闻潮信,心先到故山。

家园即咫尺,父执在其间。

复有忘年好,开尊一解颜。

(0)

庵居

养得禅心境渐新,幽花疏竹四无邻。

乍来即羡清閒地,久住都忘富贵人。

童子争眠深树影,沙弥嗔扫落花尘。

浓须短鬓年年在,却向空门寄此身。

(0)

山居·其一

蓑笠农书总一肩,诛茅盖屋碧溪前。

閒寻灵药穿林出,每向寒潭枕石眠。

雨过松梢双鹳立,云生天半万峰连。

孤村极目人烟起,返照微茫哭杜鹃。

(0)

珠崖杂咏·其一

一春黄菊满东篱,岂是高天别有私。

错被鹧鸪频懊恼,原来佳物不逢时。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