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淹滞客,廿载未言还。
一夕闻潮信,心先到故山。
家园即咫尺,父执在其间。
复有忘年好,开尊一解颜。
他乡淹滞客,廿载未言还。
一夕闻潮信,心先到故山。
家园即咫尺,父执在其间。
复有忘年好,开尊一解颜。
这首诗《舟归》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何巩道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久居异乡的游子,在一个夜晚突然听到了家乡的潮音,内心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仿佛已经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与渴望。
首句“他乡淹滞客,廿载未言还”,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已有二十年之久,未能回到故乡。这种长时间的离别,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接着,“一夕闻潮信,心先到故山”一句,写出了诗人在一个夜晚偶然听到家乡的潮音,这潮音仿佛是家乡的呼唤,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的思绪瞬间穿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潮音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家园即咫尺,父执在其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家乡的亲近感。即使身在千里之外,家乡似乎就在眼前,而父亲的挚友也在那里等待着他,这种情感上的接近,让诗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最后,“复有忘年好,开尊一解颜”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相聚时的喜悦心情。虽然年龄差距大,但友情深厚,共同举杯畅饮,笑容满面,这份相聚的快乐,是对家乡思念的一种释放和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重逢老友的喜悦之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思乡主题和友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