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北塞古风沙,二月春风万柳斜。
蓟门转作长安苑,燕桃开出五陵花。
渔阳北塞古风沙,二月春风万柳斜。
蓟门转作长安苑,燕桃开出五陵花。
这首诗描绘了渔阳(今北京附近)边塞之地在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古风沙"暗示了昔日的荒凉与沧桑,而"二月春风万柳斜"则生动展现了春风拂过,千万条柳树随风摇曳的生机盎然。"蓟门转作长安苑"将曾经的边关之地比作繁华的长安苑,象征着边防安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派皇家园林的景象。最后两句"燕桃开出五陵花"中的"燕桃"可能指的是桃花,"五陵花"则可能暗指贵族陵墓周边的繁花似锦,进一步强化了帝都长安的富贵气象。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边塞的变迁和国家的兴盛。
闻君赴滁阳,前月过秋浦。
轻蓬去如叶,列屿若浮俎。
思亲念方永,怀友心亦苦。
清宵发孤咏,馀响应柔橹。
盈虚谅谁卜,忠槩伤自许。
君心正悬旌,我发已垂缕。
苦无太古调,何以袭宫羽。
汝颖始媒蘖,徐沛乃蜂起。
浸淫及荆湘,浩荡入彭蠡。
风摇草木动,杀气薄炎纪。
仓皇九江守,血战扼孤垒。
海门白日暝,烈士先斗死。
雄波失天堑,北舸竟南舣。
我师岂不锐,势奋易披靡。
叹息江之流,艰危欲谁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