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施少才赴试南宫二首·其二》
《送施少才赴试南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游。

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

脚底已衡岳,眼中犹橘洲。

似嫌疏过子,吾过更谁尤。

(0)
注释
十日:十天。
九奔命:几乎都在忙碌奔波。
同行:一同出行的人。
半倦游:感到疲惫。
出城:刚出城。
愁不早:满怀忧虑,后悔未早。
思子:想念你。
脚底已:脚下踏着。
衡岳:衡山。
眼中犹:眼前还是。
橘洲:橘洲的景象。
似嫌:似乎嫌弃。
疏过子:来得不够频繁。
吾过:我的过错。
更谁尤:又有谁能责怪。
翻译
十天里几乎都在忙碌奔波,一同出行的人都感到疲惫。
刚出城就满怀忧虑,后悔未能早点相聚。
脚下踏着衡山的土地,眼前却还是橘洲的景象。
似乎嫌弃我来得不够频繁,我的过错又有谁能责怪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施少才赴试南宫二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深沉的情感。

“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游。”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急促而又疲惫的行走场景,通过对时间的压迫感和体力上的劳累表现出作者急于送别却又不舍的心情。

“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这里的“出城”暗示了离别的即将到来,而“思子悔何由”则是对过去时光的懊恼和对未来的迷茫。

“脚底已衡岳,眼中犹橘洲。”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对比强调了行走的艰难和心中的不舍。作者将脚下的路程比喻为高耸的衡山,又将眼中的景物比作美丽的橘洲,展现了一种虽然身体已经远离,但心中依然怀念的情感。

“似嫌疏过子,吾过更谁尤。”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可能的误解和自我辩护,显示出一种深厚而复杂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比喻,传递了一种送别时的复杂心理和不舍之情,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幽深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登郁孤台

孤嶂青螺拥,高台据上游。

万山屏百粤,群壑赴双流。

树压檐前塔,帆低郭外楼。

江城云水阔,不洗古今愁。

(0)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0)

同叶梦锡赵德庄游牛首山

不辞扶病触春寒,及此新晴一日閒。

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数前山。

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我亦无心话禅悦,衔花百鸟自飞还。

(0)

燕子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0)

新乐府.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0)

娑婆岩窗联

烟霞连几席;星斗焕文章。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