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其一》
《山居·其一》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蓑笠农书总一肩,诛茅盖屋碧溪前。

閒寻灵药穿林出,每向寒潭枕石眠。

雨过松梢双鹳立,云生天半万峰连。

孤村极目人烟起,返照微茫哭杜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农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首句“蓑笠农书总一肩”,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农夫身着蓑衣、头戴斗笠,肩扛农书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朴实与勤劳。接着,“诛茅盖屋碧溪前”一句,通过“诛茅”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农夫亲手建造居所的过程,而“碧溪前”则暗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

“閒寻灵药穿林出,每向寒潭枕石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夫闲暇时的生活状态。他不仅在林间寻找草药,还常常在寒冷的潭边枕石而眠,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乐趣和闲适的气息。接下来,“雨过松梢双鹳立,云生天半万峰连”两句,通过雨后松林中鹳鸟站立的景象和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

最后,“孤村极目人烟起,返照微茫哭杜鹃”两句,将视角拉远,描绘了远处村庄的情景,以及夕阳下杜鹃啼鸣的场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观早朝

玉案分香下九关,彤墀端笏列千官。

屠苏且为新年饮,象魏何妨浃日观。

五色云间帘影曙,万年枝上雪花寒。

可怜铁甲边头将,舞蹈山呼耿寸丹。

(0)

种豆

结屋南山隈,爱此园田幽。

岂不念朝市,居閒得优游。

春耕既举趾,夏苗已盈畴。

农人复何营,艺菽在高丘。

膏沐仰时雨,地气生芒勾。

芟夷去异种,旦旦躬追搜。

藩篱旷且完,插棘罗戈矛。

伫看芽茁长,密叶蓊云稠。

劳生愧明时,暇逸敢自休。

夙昔思嘉言,人与天地侔。

随力任造化,叨养固有由。

甘泽天所降,物产地所羞。

克勤匪伊始,何以望有秋。

胡为厌卑近,高远肆厥谋。

瘠人以自肥,反贻天地忧。

嘐嘐竟何补,适足罹愆尤。

书此遗同志,聊似击壤讴。

(0)

题钟序班高山流水亭

山岳峻层穹,渊泉深莫测。

弹弦寄幽意,未语心已识。

混茫分二仪,物我同一适。

曲罢两忘形,飞云楚天碧。

(0)

南京诗应制·其三

列郡徵贤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

开藩上相颁龙节,破虏将军设豹韬。

地接皇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

逢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

(0)

题范蠡归湖图

吴山嵯峨翠如洗,吴王宫殿空中起。

凤管鸾笙到处闻,共说繁华世无比。

前溪一夜越兵来,衔枚竞入姑苏台。

西子含啼出宫掖,吴王抱恨埋蒿莱。

一代奇勋归范蠡,片时雪尽夫椒耻。

位重名高不受封,入湖自号䲭夷子。

只缘乌喙难容物,致使将军就高洁。

两岸青山画里看,数行白鹭烟中没。

洞庭笠泽随所之,惯听渔笛鸥边吹。

却怜文种不料事,乌喙之心终见疑。

(0)

题雪景

山排玉剑倚高寒,路绕琼台万木攒。

一白不分天远近,却从何处望长安。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