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嵯峨翠如洗,吴王宫殿空中起。
凤管鸾笙到处闻,共说繁华世无比。
前溪一夜越兵来,衔枚竞入姑苏台。
西子含啼出宫掖,吴王抱恨埋蒿莱。
一代奇勋归范蠡,片时雪尽夫椒耻。
位重名高不受封,入湖自号䲭夷子。
只缘乌喙难容物,致使将军就高洁。
两岸青山画里看,数行白鹭烟中没。
洞庭笠泽随所之,惯听渔笛鸥边吹。
却怜文种不料事,乌喙之心终见疑。
吴山嵯峨翠如洗,吴王宫殿空中起。
凤管鸾笙到处闻,共说繁华世无比。
前溪一夜越兵来,衔枚竞入姑苏台。
西子含啼出宫掖,吴王抱恨埋蒿莱。
一代奇勋归范蠡,片时雪尽夫椒耻。
位重名高不受封,入湖自号䲭夷子。
只缘乌喙难容物,致使将军就高洁。
两岸青山画里看,数行白鹭烟中没。
洞庭笠泽随所之,惯听渔笛鸥边吹。
却怜文种不料事,乌喙之心终见疑。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题范蠡归湖图》描绘了吴国的历史变迁和范蠡的智勇事迹。首句“吴山嵯峨翠如洗”展现了吴地山水的秀美,紧接着通过“吴王宫殿空中起”暗示了昔日的繁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音乐和人们的谈论,烘托出吴国盛世的景象。
然而,诗风一转,以“前溪一夜越兵来”引入战乱,越军攻破姑苏台,西施的悲泣与吴王的遗憾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赞扬范蠡的明智抉择,他功成身退,以“范蠡”为号,隐居江湖,象征着他的高洁。
最后,诗人借文种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权谋猜忌的批判,以“乌喙难容物”暗指小人当道,英雄无处容身。整首诗以山水画卷为背景,寓言历史兴衰,对人物命运的感慨深沉而富有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