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竹杖》
《方竹杖》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劲节棱棱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

山翁甚爱资扶老,村衲无知误削圆。

偏称深衣同此矩,漫誇长笛大如椽。

有时閒为吟诗出,徙倚中庭月一砖。

(0)
翻译
坚硬的节操如同瘦而坚韧的竹子,形状自然如尺规划出的直线。
山中的老翁非常喜爱它,用它作为手杖,而乡村的僧人不知其用途,误以为要削成圆形。
这竹子特别适合用来裁剪深衣,与它的规则形状相符,有人夸张地说它的笛声大得像房梁一样。
有时,我会在悠闲时拿着它吟诗,漫步庭院,月光洒下,仿佛只有一块砖头那么大。
注释
劲节:坚硬的节操。
棱棱:形容竹节分明。
瘦且坚:瘦削而坚韧。
形模:形状。
界尺:尺规。
出天然:自然形成。
山翁:山中的老翁。
资扶老:作为手杖。
村衲:乡村的僧人。
误削圆:误以为要削成圆形。
深衣:古代长袍。
此矩:这种规则形状。
漫誇:夸张地说。
长笛:长笛。
吟诗:吟诵诗歌。
徙倚:徘徊。
中庭:庭院。
月一砖:月光如砖般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与巧用。劲节棱棱的竹子因其坚硬而被老人珍视,形状符合尺度,仿佛天然生就适合制作工具。山中的老翁非常喜欢这种可以用于扶持的竹子,而村里的匠人却不懂得它的价值,反而会错误地削减它,使之失去原本的完美轮廓。

诗中还提到了深衣与方竹杖的形状一致,都遵循着同样的标准。长笛也被比喻为大如椽,这些都是对自然界物品造型的赞美。而当老人有空闲时,就会在月光下,倚靠在中庭的砖上吟诵诗歌。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和艺术统一的审美观念,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手艺的尊重。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南昌罗氏仰高楼·其一

红尘市里浩漫漫,车马东西引避难。

独起高楼出尘外,青山天际卷帘看。

(0)

赠筇竹

爱尔生正直,仗尔扶衰老。

道路有险夷,出入常相保。

(0)

吴教授席上同伯阳汲井咏

皎洁如明镜,铜瓶下愈深。

妆成不照影,应恐坠金簪。

(0)

早朝应制

天香初引玉炉熏,日照龙墀綵仗分。

阊阖九重通御气,蓬莱五色护祥云。

班联文武齐鹓鹭,庆合华夷致凤麟。

圣主临轩万年寿,敬陈明德赞尧勋。

(0)

谒长陵

忆昔六龙升御日,最先承诏上銮坡。

论思虚薄年华远,霄汉飞腾宠命多。

空有赤心常捧日,不禁清泪欲成河。

文孙继统今明圣,供奉无能奈老何。

(0)

九日过宿迁县

挂席迢遥晚未休,行程逦迤望邳州。

数家农舍通篱落,几处渔舟聚洑流。

回首乡园天渺渺,惊心时序水悠悠。

紫萸黄菊非无意,沙鸟汀云漫自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