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山人来访逮,墓田丙舍报余知。
法书尚宝元章帖,拙笔深惭有道碑。
重作大招难尽意,共谈太极永无期。
可怜老病忘昏昼,但记西窗剪烛时。
前岁山人来访逮,墓田丙舍报余知。
法书尚宝元章帖,拙笔深惭有道碑。
重作大招难尽意,共谈太极永无期。
可怜老病忘昏昼,但记西窗剪烛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赵虚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执着。
"前岁山人来访逮,墓田丙舍报余知。" 这两句描述了去年有位隐士到访,虽然现在隐士已不在,但他的墓地仍在,时光易逝,让人感慨。
"法书尚宝元章帖,拙笔深惭有道碑。" 法书指的是佛家的经典,这里形容诗人的书法技艺还未达到理想中的高度,而“有道碑”则表明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理解。
"重作大招难尽意,共谈太极永无期。"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在一起讨论哲学问题时的情景,他们试图用言语捕捉那些深奥的思想,但总觉得表达不尽,如同探讨宇宙的大道理,无始无终,永远也说不完。
"可怜老病忘昏昏,但记西窗剪烛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健康衰退的哀叹,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那些剪烛之时的温馨场景依然清晰。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友情和学问追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
烟苍苍,水茫茫。
鹁鸪唤雨蓑笠忙,春泥滑滑蒲稗长。
驾犁叱叱牛力强,高田低田齐下秧。
隔林人家炊黍香,有来馌者双屦忙。
煮芹烧笋各有将,小休吾牛饭前冈。
共洗老瓦沽村场,相与醉语墙下桑。
此为豳诗第几章,转头䆉稏秋风黄。
呜呼吾人读书政如此,诸人读书不如睡。
君不闻建隆圣人之玉音,者也之乎助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