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
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
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
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
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开篇“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展现了夕阳在秋天更加温柔美好的情景,夕阳如同金色的绸缎轻柔地铺撒在稀疏的兰草之中。
接着,“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写出了雨后的浦边,余光照耀着湿润的大地,而远处的天空中,几只大雁急匆匆地飞过,给人以苍茫孤寂之感。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在寺院的窗前,一片阳光斜照,留下了一块温暖的光影,而远处的渔舟之上,竹篷间透露出一丝淡定。
最后,“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劝诫人们不要因为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而感到悲伤,因为月亮即将升起,在夜空中散发着清冷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雨后景色的描写,以及寺院和渔舟生活的点缀,展现了诗人郑谷对深秋静谧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处理。他的笔触细腻,情感内敛,但又不失深远之意趣,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