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程淳老·其一》
《挽程淳老·其一》全文
宋 / 史尧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宣和全盛日,经略府潭潭。

智出人千百,时资策二三。

福星须尔往,边琐定谁堪。

几辈能华发,猗欤北斗南。

(0)
注释
宣和: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象征着国家繁荣时期。
经略府:古代官署名,负责筹划边防事务。
智出人千百:形容人的智慧超群,远超常人。
策二三:关键的两三条策略。
福星:古人认为带来好运的星辰。
边琐:边境的琐碎事务。
堪:能够,胜任。
华发:白发,指年老。
猗欤:感叹词,表示赞美或惊叹。
北斗南:指南极星,象征着指引和长寿。
翻译
在宣和年间国力鼎盛的时候,经略府显得威严广大。
智谋超群,远胜常人千百倍,关键时刻依赖的策略不过一二。
福星应当降临,但边境的繁杂事务,又有谁能胜任呢?
有多少人能在年老时仍保持才华,就像北斗星那样照耀南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尧弼的《挽程淳老(其一)》。诗中通过对宣和年间盛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智慧决策与福星高照的向往。

"宣和全盛日,经略府潭潭" 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繁华鼎盛的时代背景,其中“宣和”特指北宋时期,而“经略府潭潭”则形象地展现了朝廷中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情景。

"智出人千百,时资策二三" 这两句强调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智者的出现如同宝贵的财富,每一个时机都需要精妙的决策来应对。这里的“二三”可能暗示着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策略。

"福星须尔往,边琐定谁堪"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探索,希望福星能够指引方向,而边疆之事则需要冷静审慎地去处理和决策。

最后两句 "几辈能华发,猗欤北斗南" 则是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赞颂,通过“几辈”一词表明不仅限于一人或一时,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影响国家走向、光耀门楣的英雄事迹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盛世景象的描绘,也有对智慧决策的强调,更有对未来美好局面的憧憬和历史英杰的缅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史尧弼
朝代:宋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
猜你喜欢

野田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

古墓无子孙,白杨不得老。

(0)

送庐郎中除杭州赴任

罢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

海云迎过楚,江月引归吴。

城底涛声震,楼端蜃气孤。

千家窥驿舫,五马饮春湖。

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

知君望乡处,枉道上姑苏。

(0)

别毡帐火炉

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

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

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

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

婉软蛰鳞苏,温燉冻肌活。

方安阴惨夕,遽变阳和节。

无奈时候迁,岂是恩情绝。

毳䈴逐日卷,香燎随灰灭。

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但令此身健,不作多时别。

(0)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

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

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0)

杂曲歌辞·其四浪淘沙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0)

与长孙无忌互嘲·其二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