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铅砌拱都堂,静閤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閤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官员魏了翁在夏至前祭祀阏伯于开元宫时的情景。诗人首先提到朱荣(可能是宫殿的名字)的建筑风格,以铅砌的拱门装饰都堂,显得庄重而宁静。接着,他描述了斋宿的环境,静谧的阁楼和明亮的窗户环绕着主廊,显示出一种肃穆而有序的氛围。
诗中提到“外省诸司”位于宫殿西侧,暗示了朝廷各部门的布局,而“枢寮却在外东厢”则揭示了中枢机构的位置,表明了权力的核心区域。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宫殿的结构,也暗含了当时官僚体制的运作规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宏伟与肃穆,又透露出古代宫廷的秩序与等级制度,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观察与理解。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
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
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
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
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
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
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
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朝廷设礼馆,发端自岑公。
此举诚重大,当世谁儒宗。
徵辟等齐鲁,韬庵始登庸。
礼失求诸野,聚讼愁相攻。
自秦逮本朝,沿袭久不衷。
孰能知礼意,稍取三代隆。
节文删拜跪,服色观会通。
吉凶军宾嘉,救僿必以忠。
莫疑近夷礼,坠地悲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