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东南限刻辰,过关铃马蹴飞尘。
暂移盐税充军饷,苦借官符奖勇民。
香静须知岩有蕙,烟寒莫怨突无薪。
颇愁支绌成疲懦,谁疏艰难告九宸?
羽檄东南限刻辰,过关铃马蹴飞尘。
暂移盐税充军饷,苦借官符奖勇民。
香静须知岩有蕙,烟寒莫怨突无薪。
颇愁支绌成疲懦,谁疏艰难告九宸?
这首诗《近闻十六章(其三)》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战事紧急,朝廷迅速调兵遣将的情景。首联“羽檄东南限刻辰,过关铃马蹴飞尘”以“羽檄”象征紧急军令,强调时间紧迫,铃马疾行,尘土飞扬,生动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颔联“暂移盐税充军饷,苦借官符奖勇民”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对民众的激励措施。盐税被暂时挪用为军费,同时通过官府文书表彰勇敢的百姓,体现了在危机时刻政府与民间的紧密合作。
颈联“香静须知岩有蕙,烟寒莫怨突无薪”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香气静谧中蕴含着坚韧的生命力(岩有蕙),即使在寒冷的烟雾中,也不应抱怨没有燃料取暖(突无薪)。这里暗含了对国家和人民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尾联“颇愁支绌成疲懦,谁疏艰难告九宸?”表达了对可能因资源短缺导致军队士气低落的担忧,并呼吁高层关注这一问题,传递出对国家领导层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忧虑,也有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