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知何适,将无蹈海行。
草桥新月上,山店晓灯明。
怅望同舟色,踟蹰执手情。
片帆春水足,诗思落江城。
小艇知何适,将无蹈海行。
草桥新月上,山店晓灯明。
怅望同舟色,踟蹰执手情。
片帆春水足,诗思落江城。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江送别的生动画面。首句“小艇知何适”,以问句形式引出,仿佛在询问那轻巧的小船究竟要驶向何方,营造出一种未知与期待的氛围。接着,“将无蹈海行”一句,既是对小艇去向的猜测,也暗含着对离别后旅程遥远、未知的感慨。
“草桥新月上,山店晓灯明”两句,通过“新月”和“晓灯”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晨送别时的宁静景象。新月初升,草桥之上,山间小店中还亮着微弱的灯光,这样的场景既温馨又略带伤感,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凄美。
“怅望同舟色,踟蹰执手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面对即将远行的朋友,诗人怅然若失地望着对方,心中满是不舍与留恋,每一次握手都充满了沉重与不舍。
最后,“片帆春水足,诗思落江城”两句,以自然景色收尾,既是对离别场景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随着小船渐渐消失在春水之中,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散,最终落在了江城的某个角落,留下了深深的思念与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哀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危岫戴宝塔,亭亭起虚空。
金铎韵广乐,日夜锵天风。
气真逼云汉,兴逸追鸾鸿。
嘉有三禅子,超旷栖禅宫。
相追不惮远,幽致惟我同。
兴尽归一默,人逐归云东。
平轩架绝壑,上与绝顶通。
沧溟忽破碎,百川竞朝宗。
斜阳无远近,山乱高低红。
四表倏明晦,变化安可穷。
夜深风雨来,阴气誇骄雄。
响剧百谷咽,静若一气融。
明发石路乾,清韵生寒松。
表海镇峥嵘,枢臣辍禁庭。
两蕃申族帐,七县造图经。
密勿君恩异,循良祖德馨。
旌旗驱驿路,鼓角出郊坰。
归梦寻温树,行尘动福星。
上仪三道判,排设十间厅。
风静衙门戟,霜寒郡阁铃。
看山楼号白,封社土分青。
花好诗难惜,梨甘酒易醒。
徵还都几日,莫爱妓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