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玉横箫,纤纤指按新声作。参差重约。
昨夜梁伊错。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沉吟觉。
一声哀角。满院残花落。
虹玉横箫,纤纤指按新声作。参差重约。
昨夜梁伊错。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沉吟觉。
一声哀角。满院残花落。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文学家刘辰翁的作品,名为《点绛唇(其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虹玉横箫,纤纤指按新声作。参差重约。昨夜梁伊错。"
这里的“虹玉”形象美丽,是一种宝石般的比喻,用来形容箫管的精致和光泽,“横箫”则表明乐器被巧妙地横置,准备演奏。“纤纤指按新声作”描绘了音乐家细腻的手指轻触箫管,创造出新的旋律。接下来的“参差重约”和“昨夜梁伊错”则表达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对过去的回忆。
"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沉吟觉。一声哀角。满院残花落。"
诗人通过“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表达了心中积累的忧虑与苦闷,而这些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了释放,但仍旧难以忘怀。“沉吟觉”则是对乐曲深邃气氛的一种描绘,接着“一声哀角”强调了一种悲凉的情感爆发。而最后,“满院残花落”则是在音乐的背景下,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乐器和音乐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在这种氛围中所产生的心灵共鸣。
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
上号曰宽閒,观耕风雨馀。
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
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
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
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天台雄秀萃方岩,仙骨童时已不凡。
才杰少魁金榜第,年高犹带侍臣衔。
蚤因名节成闲退,晚等薰莸谢谤谗。
衰老滥称门下客,有怀无复寄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