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喧嚣的脱离,"廨署"一词指代官府或书房,而"落晖"则是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了一天即将过去的安静。
接着“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孤寂生活。"归吏"指官员下班回家,"封宵钥"则是锁门的意思,表明诗人已经与世俗隔绝。而"行蛇入古桐"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时分,一条蛇悄无声息地滑进古老的桐树之中,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隐喻着诗人退隐后的宁静与和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两句,则转向大自然的描绘。"长江频雨后"表达了长江在连绵细雨过后的平静,而"明月众星中"则是夜空中的明亮月光与繁多星辰相映成趣,展现了一种宇宙的广阔和自然界的宁谧。
最后,“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流转、顺应自然的态度。"若任迁人去"意味着随遇而安,不强求任何固定之处;"西溪与剡通"则是说水流通畅,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这里"剡"可能指的是山谷之间的小路,诗人似乎在表达他愿意随着自然的引导,走向更为偏远和自由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和大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关山往岁曾冰裂,跋马平坡千树雪。
疏枝冷蕊最撩人,雪后生香微带月。
醉中不数长短亭,狐裘拥鼻风前醒。
十年丧乱岂记忆,一见新诗心目惊。
平生公辈真豪友,意气相投共杯酒。
祇今流落天南端,怅望中原莫回首。
及身强健频看梅,此花到眼春光催。
玉人风味正清绝,但欠雪月相徘徊。
欲访城西寻醉语,竹篱茅舍知何许。
携壶藉草傥不嗔,便与此花长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