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颜一去黄金殿,香骨终埋白草原。
千载游魂归不得,至今青冢尚含冤。
玉颜一去黄金殿,香骨终埋白草原。
千载游魂归不得,至今青冢尚含冤。
这首《明妃词(其二)》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凉的情感。诗中“玉颜一去黄金殿,香骨终埋白草原”两句,以“玉颜”和“黄金殿”象征王昭君的美丽与尊贵,而“一去”和“终埋”则表达了她命运的凄惨与不可逆转。这里的“白草原”可能暗指昭君最终安息之地,带有荒凉与寂寞的意味。
接下来,“千载游魂归不得,至今青冢尚含冤”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千载游魂”和“至今青冢”,诗人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强调了昭君故事的长久流传以及她不平之气的延续。这里的“青冢”通常指的是昭君墓,以其青色的土堆象征着昭君的孤独与哀怨,同时也暗示着后人对她的怀念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不仅描绘了王昭君个人命运的悲剧,也反映了历史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牺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