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日云降,何人激颓流。
于时竞靡靡,去古良悠悠。
鸿鹄有高志,一举横九州。
藩篱日云广,燕雀方啾啾。
世道日云降,何人激颓流。
于时竞靡靡,去古良悠悠。
鸿鹄有高志,一举横九州。
藩篱日云广,燕雀方啾啾。
这首明代许继的《遣兴》诗,以社会风气和个人理想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忧虑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首句“世道日云降”暗指世风日下,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感慨。接着,“何人激颓流”提出疑问,谁又能力挽颓波,改变这种消极趋势。
“于时竞靡靡,去古良悠悠”进一步描绘了人们行为的软弱无力和与古代美德的遥远距离,用“靡靡”形容风气的萎靡,“悠悠”则显出时间的漫长和理想的遥不可及。
“鸿鹄有高志,一举横九州”以大雁翱翔天际的壮志豪情,象征着高尚的理想和志向,希望能一飞冲天,跨越九州大地,寓意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最后两句“藩篱日云广,燕雀方啾啾”,将社会比作广阔的围栏,暗示了现实的束缚,而“燕雀方啾啾”则借燕雀的鸣叫,表达出小人物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琐碎,与鸿鹄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体价值坚守的深沉思考。
七窍不可凿,庄生有寓言。
今子充两耳,庶几保混元。
至人不蔽物,反听浚心源。
心源归湛寂,塞兑严篱藩。
尚嫌两目明,浅见辨风幡。
务光传七寸,老子誇三门。
究其司聪者,在乎谷神存。
恶声自不至,懒洗宁聒喧。
机心亦弗动,讵复劳属垣?
有感泪斯下,触处非啼猿。
有歌还鼓缶,热时非酒烦。
完彼清净田,渐以清六根。
慎勿以药治,决牖令神昏。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
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
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
南来缘观民,讵为赏烟景。
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
玉局强项人,想未必首肯。
山僧不解禅,念佛持清警。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
乘舻就前途,回望崇情永。
坡留我则往,不系閒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