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马过常州至舣舟亭进舟遂成是首》
《跋马过常州至舣舟亭进舟遂成是首》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

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

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

南来缘观民,讵为赏烟景。

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

玉局强项人,想未必首肯。

山僧不解禅,念佛持清警。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

乘舻就前途,回望崇情永。

坡留我则往,不系閒云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常州时,对舣舟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首句“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以苏髯仙的典故开篇,引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舣舟亭所在之地曾经有人在此停泊船只的回忆。接下来,“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胜过对物质环境的重视,强调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描述了舣舟亭如今可能已变为佛教场所,四周松竹环绕,显得格外宁静。接着,“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提到了一位名叫印公的人与这里的深厚联系,以及他留下的痕迹值得后人深思。

“南来缘观民,讵为赏烟景”则转而讨论了人们南来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欣赏风景,更有可能是为了观察民众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描绘了舣舟亭周边的建筑布局,以及它们在不同场合下的用途。接下来,“玉局强项人,想未必首肯”通过引用玉局的故事,表达了对坚持原则之人的敬意,但又暗示这样的坚持可能并不被所有人认同。

“山僧不解禅,念佛持清警”写出了山僧虽不懂禅学,却能通过念佛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警觉。这体现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借用典故,表达了从战争到和平转变的深刻寓意,象征着人生的转折与觉悟。

最后,“乘舻就前途,回望崇情永”表达了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情感的深深怀念。“坡留我则往,不系閒云影”则以苏轼的诗句作为结尾,既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暗含了自己前行的决心,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钱伯瑞之庆远通判次伦伯畴内翰韵伯瑞读春秋颇有名

水满长江减石鳞,故教风雨驻征轮。

一经断例归公传,半刺先声动海垠。

轩驾行春荒陇熟,麾旄飏日彩衣新。

休论地僻天阶远,兰蕙深山自是芬。

(0)

送张给舍奉使两广便道省母

新从青琐拜黄麻,远为军储向海涯。

天近女牛疑泛汉,地连闽楚喜还家。

倚门深慰慈亲望,揽辔当为圣主嘉。

忠孝已兼张仲事,此行端不负皇华。

(0)

宪副吴汝畴秋官郎赵栗天马上联句索和·其一

越南燕北路迟迟,来往忠勤圣主知。

嵩祝九天倾肺腑,海涛千里听衔羁。

春醪酤我刚投分,秋色催人又别离。

更恐东方留不住,鸿飞遵渚欲兴思。

(0)

祁公欲告休再叠前韵

新拥朱幡入省堂,声名还似昔时香。

莫思鲈鲙因秋暮,且尽葵心向日长。

边鄙遍承宣雨露,都人齐贺有藩墙。

圣明枚卜无疏网,会见持衡为国光。

(0)

双寿为万安萧吉士升容赋

举案相看七十齐,康强真似得天机。

百年于世人常有,双寿如君古亦稀。

酒注霞觞浮蜡蚁,声催鼍鼓舞莱衣。

独怜万里瀛洲客,青鸟遥衔锦轴归。

(0)

九月九日寓九江时户部李时雍同年预约游庐山以是日雨作中辍时雍复遣人送酒侑以一绝因走笔戏答四绝·其一

九日云浓拨未开,黄花从此不须栽。

多情恐负龙山约,犹遣青州从事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